8月

8月

1日 为《申报》第21版“开明书店创业十周纪念特刊”题名。《十年》小说集序载本刊。作者说:

开明创立于一九二六,到今年十周年了,打算出一种书,一方面对读者界作有一点儿意义的贡献,另一方面也给自己作个纪念。这部小说集刊就是从这样打算之下产生的。给它题个名字,谁也会想到又现成又醒目的“十年”。于是它有了名字。

据一般批评家说,我国的新文学运动起来以后,小说方面的成就比较可观。开明自从创立的那一年起,就把刊行新体小说作为出版方针之一。到现在,大家都承认开明这一类的出版物中间,很有一些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地位的佳作。这是开明的荣誉。开明要永远保持它的荣誉,就约当代作家各替开明特写一篇新作,用来纪念开明,同时也给我国小说界留个鸟瞰的摄影。发育了将近二十年的新体小说成为什么样子了,虽然不能全般地看出,但是总可以从这里看出一大部分。在这一点上,这部书似乎有着不少的意义。

同日 《开明书店创业十周年箴》载同刊。箴言:

开明创设,于兹十年。书林托始,仅寄一廛。譬之为山,如石盈拳。譬之导水,如泉涓涓。遵时迈□,当仁着鞭。中道而驰,无陂无偏。以有今日,事非偶然。时艰方亟,风雨一船。黾勉同心,庶几寡愆。愿共矢诚,凛此冰渊。

同日 因开明书店创业十周年纪念日,同人赴南翔旅游

王伯祥日记载:“同仁咸集,相将登车,共六乘,联翩西行。七时五十分到南翔,遂入憩古猗园。徜徉永日,极游之乐。十一时午宴于梅花厅。十二时许,道始来会,因再酌。三时许,与丏尊、调孚、晓先、健安往葛园看并蒂莲。四时许返古猗园,五时进站,六时许仍分批乘长途汽车以返。”

2日 《日本二二六事件——死刑者家属的血泪语》刊《申报每周增刊》第1卷第30期。

3日 午后与叶圣陶、顾颉刚、郑德坤、王伯祥商谈禹贡学会丛书及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书稿出版事。“据谈禹贡学会已由英庚款项下岁拨万五千金为设备建筑之费,基础大定,闻之甚慰。”

9日 弘一法师致信,言《佛教大辞汇》一册已收到。

16日 《关于职业问题答某青年书》刊《申报每周增刊》第1卷第32期。作者认为“普通的学校学生所施的职业指导太理想太空虚”,就现社会说,职业和兴趣常是冲突的。“一般青年对于职业,眼光常局限于现状”,职业是会流动转变的,以某一业终老的人并不多见。青年投身到社会上去,“其情形好像一滴水珠被排入在瀑流之中”,前路不可预知。

17日 晨与章锡琛、王伯祥谈编辑计划。

18日 午间与陈望道、王伯祥、章锡琛、叶圣陶、孙鹰若、朱宇苍在宋云彬寓所聚餐,谈黄侃、章太炎书籍出版事,商定明日下午拟定合约。

19日 夜十一时访陈望道,十二时返。

20日 陈望道致信盛此君,谈为广西大学延聘教员事:“施(按:即施存统)曾对于我前发的信有复信,但那信是由丏尊转的,被丏尊看过,弄得不见了。据说里面是说如果我认为有意思,他可以来,但是有条件,那条件丏尊说不出来了。”

21日 夜与茅盾、郑振铎、傅东华、刘薰宇、方光焘、马宗融、谢六逸、王伯祥、章锡琛、叶圣陶、徐调孚、贾祖璋在聚丰园公宴耿济之、陈望道、胡愈之、金仲华、林本侨。九时三刻散。

23日 王伯祥日记载:“夜,郭沈澄、朱文昭、陈椒生、陈蓉娟、姚文辉、夏满子来吃面,盖今为夏历七夕,汉儿生日,故邀来一叙也。”

27日 弘一法师致信。“前质平来函,谓《歌集》不久即可出版,至用感慰。承寄五十册,乞分寄下记之二处:十册寄厦门转泉州大开元寺内慈儿院叶宗择、叶宗定二居士收,四十册寄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弘一收。”

31日 公司举行业务常会,决定招考练习员、练习生数名。

本月 为《清凉歌集》作序。此书于10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

本月 将夏衍译作《母亲》(高尔基著)改名为《母》,由开明书店重印出版。

记得我译的高尔基的《母亲》(1929年大江版)被查禁,丏尊先生决定把书名《母亲》改《母》,把译著者的名字“沈端先”改为“孙瑞光”(按:原书印孙光瑞)由开明书店重印。照例,这只要按“大江版”重排付印就是了,可是丏尊先生还是请人先校对一遍,除校出了一些误植之外,又对译文中一些不够通顺的字句,作了仔细修改,最后再请调孚先生征求我的同意。我当时还是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前辈出版家的这种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实在使我太感动了。[19]

本月 黄炎培著《蜀道》由开明书店出版。

本月 与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第三册由开明书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