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托起希望[1]——陕西地方电力“百万百人助学行动”纪实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大学就在眼前,我却不知道抵达它的路在哪里。
——题记
三秦大地这片古老厚重,历经沧桑的热土,如一位伟大的母亲孕育了一个又一个时代骄子。
1989年年初,陕西地方电力应运而生,翻开了前进征程崭新的第一页。
20年来,陕西地方电力风雨兼程,奋勇拼搏,树立起一座又一座光明的里程碑,取得了辉煌灿烂的发展成果。2005年至2007年,公司销售收入年均递增23.2%,实现利税年均递增26.1%,售电量年均递增18.3%,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实现了销售收入年10亿,售电量20亿千瓦时的高速增长,三年跨了三大步。特别是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63.5亿元,实现利税32亿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陕西是贫困大省,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50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7个,而在陕西地方电力营业区内就有37个国家级贫困县,13个省级贫困县。陕西地方电力系统供电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供电营业区占全省总面积的75%,绝大多数处于偏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
在陕西省近80所普通高校中,在校学生达100多万人,在陕西籍大学生中贫困学生占30%,特困学生占12%左右。“5·12”汶川大地震使许多贫困学生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他们因学费问题而面临失学、辍学的困境。
作为光明使者,陕西地方电力在企业持续成长进步的同时,始终坚持创造财富,回报社会的企业宗旨,关注社会,把扶贫帮困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责任和力量。近年来,公司先后捐赠380多万元,为陕西省在赈灾、修路建桥、扶贫帮困、助学等公益慈善事业中做出贡献。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公司积极开展捐献活动,公司和员工累计为灾区捐款、捐物473万元。陕西地方电力的义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公司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先后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被陕西省民政厅、陕西省慈善协会授予“三秦慈善奖”。
2008年6月13日,陕西地方电力以“奉献爱心,传递希望”为主题的“百万百人助学行动”正式启动,陕西地方电力做出了捐款100万元,资助100名贫困大学生的庄严承诺。他们要把贫困学生真切的愿望变为现实,100名省内地震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得到资助。按照公司的统一安排,他们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系统上下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载体,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在各市分公司(工委)、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及各级政府、教育局、中学门前张贴宣传海报,努力使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能尽早知晓这项爱心活动。
宝鸡分公司经理郑景辉这样说道:“‘百万百人助学行动’是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想灾区人民之所想,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所采取的众多措施之一。作为宝鸡分公司,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的安排,全力做好宣传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宝鸡日报》、宝鸡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在供电营业区范围内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宁强县电力局局长杜芬强这样说道:“受‘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宁强当地百姓生活陷入困境,考上学上不起学的现象在宁强非常普遍。集团公司积极开展‘百万百人助学行动’,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给予1万元的助学补助,促使他们安心学习,早日回报社会,实为利国为民之举。”
系统各单位认真组织对贫困大学生的报名、初审、复核等工作,充分利用当地政府、学校、街道办等组织,努力提高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塑造“公平、公正”的形象,确保把真正符合条件的贫困大学生纳入助学范围。为了全面了解掌握“百万百人助学行动”开展情况,集团公司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行了一次专访。
一个个贫困家庭让人心头酸楚,一幕幕艰苦场景令人凄然泪下:
考入西安工业大学的王东,家住宁强县大安镇一个偏僻的村庄,他的母亲患先天性智障,聋哑痴呆,未婚生孩,王东至今不知道他的生父是谁。王东出生后,皆由年迈的外婆抚养,其间外婆病倒了,临终之际,把王东托付给姨妈。姨妈是一个文盲,无固定经济收入,1996年又遭遇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1997年丈夫也和她离婚了。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姨妈省吃俭用,东拼西凑,借钱供王东读书,王东几次辍学打工,凑足了学费再上学。
苏越是西乡县一中的学生,今年以51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陕西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苏越的父亲在2000年去世,母亲8年前就下了岗,以打工和搞点小生意来维持生活,家境贫苦。
太白县贫困学生王晓丹考入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专业,父亲早年失业,母亲在2006年意外受伤,导致骨折,长年服药,家中经济十分困难。
李波也是太白县的贫困学生,他考入宝鸡文理学院英语专业,母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从事农业劳动,仅靠他父亲微薄的收入过日子,加上还有两个孩子上学,一个上大专,一个上小学,使整个家庭负债累累。
考入西安工程大学的王有余,家住凤翔县南指挥镇西指挥村,父亲在1996年突患青光眼致使双目失明,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因治疗双眼,至今仍欠有2万多元的债务。母亲一个人扛着生活的重担,长年奔忙在附近村里的砖场,挣一些零用钱,勉强维系着基本生活。
这些受到资助的同学,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些莘莘学子,化感激之情为成才之志,变报恩之心为力量之源。
受到资助的贫困大学生王有余这样说道:“陕西地方电力集团公司举办的‘百万百人助学爱心行动’,圆了我上大学的梦,特别感谢陕西地方电力集团公司的各级领导和叔叔阿姨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会好好学习,将来努力回报社会。”
受到资助的贫困大学生王晓丹这样说道:“得到‘百万百人行动’的资助,我感到十分的荣幸,一定加倍珍惜,努力学习,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
捐资助学是功在当代,造福后世的德政工程,是播种希望和幸福的事业。
凤翔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明这样说道:“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开展的‘百万百人助学行动’,对我县6名贫困学生进行扶贫救助,相信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会倍加努力,更好地回报地电企业,回报社会。”
宁强县民政局副局长董兴学这样说道:“陕西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开展的‘百万百人助学行动’,对我们宁强灾区的灾民考生入学帮了大忙,真诚的感谢。”
太白教育局副局长候润民这样说道:“咱们这个活动对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贫困学生,援助贫困学生,将会起到一个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电力带来光明,知识改变命运。陕西地方电力将以“百万百人助学行动”为新的出发点,努力关注社会,关心国家人才的培养,关怀贫困学生的成长。他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献计出力,努力为陕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注释】
[1]本文为2008年9月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举办的“百万百人助学行动”电视专题片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