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警钟 深刻反省[1]

敲响警钟 深刻反省 [1]

在榆林供电局基层单位,几乎所有变电站、供电站的显要位置,都设有“警钟栏”,刊登的信息绝大部分内容是全国电力企业安全事故方面的典型事例。看到这样的信息,联想到榆林供电局安全生产的现状,引起我深深地思索……

在日前召开的陕西电力系统安全工作会议上,榆林供电局的事故统计数“名列前茅”,这一严重的现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振奋精神,迎头赶上。

无可否认,榆林供电局各级领导主管安全的部门在维护系统安全生产方面是做了许多工作的,基层单位各项安全制度健全,措施基本到位,教育活动始终坚持。局领导也经常能够把安全生产放在突出的位置。那么为什么安全生产仍然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呢?原因何在?

抛开一些众所周知的客观因素外,我们应当更多地在自身主观方面找出原因。笔者认为:

一、自觉、高度的安全生产意识并未形成。这种现象在我们的领导层当中存在,一般生产人员也存在;在政治工作人员中存在,行政工作人员中也存在。居安不思危,教育没成效,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问题有待解决。

二、安全制度不落实,执行制度不严格,考核评比不扎实。主动积极的自评自查工作不到位,严格的奖惩制度不落实。一些领导干部对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甚至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不屑一顾。这些现象发生在基层,根本问题还在领导。

三、设备自身缺陷及管理维护不到位。一些设备货源不正路、安装有缺陷、验收草率,在投运之前就埋下了隐患。设备投运发生故障后,未能及时处理,检修质量差等问题。各个环节缺乏相互的制约措施,出了问题扯不清,难界定,相互推诿。

四、习惯于报喜不报忧。安全形势好了“广而告之”,出了问题则避实就虚。对于安全事故不解剖分析,吸取教训,对责任人的处理失之于宽,没有起到警示教育的目的。

五、领导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不少基层班站的领导巡视记录上,难得见到领导的签字,更谈不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我们必须警钟长鸣,扎实工作,努力改变榆林供电局安全生产的落后状况。

【注释】

[1]原载1992年1月3日《榆林供电报》第11期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