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肯干 功业可就[1]

踏实肯干 功业可就 [1]

踏实肯干是我党优良作风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字面理解,“踏实”是指切合实际、不浮躁;“肯干”是指肯钻研,不惜力。从哲学角度讲,“踏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肯干”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

“踏实”是一种态度,是主观符合客观的尺度;“肯干”则是一种动力,是有目标有指导的实践过程。具有“踏实”精神能够使人保持务实的态度、求实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肯干”精神是一个人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动力。因此,“踏实肯干”是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是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企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

踏实的人工作上负责任、敢担当,生活中能依靠有安全感;他们对人、对事都充满希望,把愿望放在心里,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它,不会让希望落空;踏实的人更会让他身边的人对他充满希望,更不会让这种希望落空。只有踏实的人,才能够面对各种诱惑,保持清醒,不浮夸;才能够正视困难,勇往直前;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塑立高尚人格。

对于“肯干”重要性的诠释自古有之。《吕氏春秋》中就有一句古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说,世间的任何事情,你不去做,就永远不可能成功;而你去做了,而且是锲而不舍地做了,就有做成的可能。肯干不同于能干,能干的人不一定肯干,不肯干的人,再能干也没有多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反作用,产生负面影响。肯干的人不一定能干,但只要他不断地坚持肯干,不断地专注,我们坚信早晚有一天,他会成为能干的人。有学历、有知识的人,如果不肯干,就不会成为一个能干的人;但缺少知识、学历较低的人,只要他肯干,而且能在坚持的肯干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索,他终究会成为有知识、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用好肯干的人,企业将稳如磐石,企业用好能干的人,企业将会跨越发展。因此,企业要重点培养那些踏实肯干的人,把他们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由肯干升级为能干;将能干和肯干的人都用好,企业才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对“踏实肯干”的理解很多,有人认为只要不出差错、事故就是做到了;有人认为对工作不嫌弃、不厌恶就是做到了;有人认为不违规、违纪、违法就是做到了。其实,这些都是简单的理解。首先,要真正全面理解踏实肯干问题,必须始终保持强烈的工作激情和热情,对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在工作激情的感召和推动下,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创新。其次,必须具有自觉自愿、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面对困难挫折,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对于企业来讲,我们每一个岗位,尤其是每一个生产运行岗位都是非常重要和风险较大的岗位,任何一点失误和闪失就会造成较大甚至是重大的损失。因此,对于我们每一名员工来讲,必须始终坚持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心无旁骛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不弛于空想,不莺于虚声”,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注释】

[1]原载2007年10月10日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作风建设活动简报》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