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人者言当诚意 论事者言勿妄言[1]

评人者言当诚意 论事者言勿妄言 [1]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就像一个万花筒,纷呈眼际。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形成并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人们相互影响着、作用着。而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由于立场的不同、关注点的不同,往往也形成观点看法的差异。

现实生活中有些现象就是这样:某同志在某项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受到党和人民的褒奖,支持者、赞成者,大有人在;怀疑者、贬低者也是不乏其人。改革给华夏大地带来了生机,但在改革的主旋律中,却又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或评人,或论事,于是乎种种不实之词,流言蜚语,就像“九斤老太”喋喋不休那样弥漫开。

良好的社会心态对于一个社会的有序运行、规范运转至关重要,是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作为社会舆论,是不可能千篇一律的,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环境、思想、知识结构、情趣要求等不同,对某些问题存有异议,这是很自然的,评论评论何尝不可?但我们必须用科学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和原则,全面分析、对待、处理这些问题。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对于不同看法,我们要充分说出来,以便通过讨论逐步达到统一,创造性地予以实施。切忌用假、大、空的套话,急于给出空泛的结论。因为以其昏昏是不能使人昭昭的。那种对传统嗤之以鼻,对现实玩世不恭、嫉贤妒能的做法更是于国无利,于人无补,于己无益。那种极端化、情绪化、畸形化的思维方式和心态模式,对于社会整体的良性发展和社会个体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古人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时代变革,不仅是体制的变革,更主要的是观念的变革,人们的思想更应该适应改革的需要。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的不是坐而论道的政治空谈,而是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不是袖手旁观的评论,而是任劳任怨的实干;不是怨天尤人的情绪,而是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就必须弘扬主流社会价值观念,引导形成合理社会期待,致力于增进社会心态的有序化、合理化和融合化。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注释】

[1]原载1986年7月14日榆林供电局团委主办的《求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