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榆林电力事业新一页——榆林电网20年创业纪实

揭开榆林电力事业新一页——榆林电网20年创业纪实

1977年9月13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和永载榆林电力光辉史册的日子,一条长182.32千米的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从山西天桥水电站由北至南延伸至榆林。它跨峰越谷、穿云破雾、气势雄伟,在莽莽高原上形成一条壮观的“大动脉”,从此榆林有了充足的电能,结束了地方性小区域分散供电的局面,揭开了榆林电力史上新的一页。

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榆林电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区先后并网投产水(火)电机组26台,装机容量已达27.79万千瓦,今年内可达34.69千瓦,最大可调容量25万千瓦;建成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9条590千米。目前,被国家列为“八五”能源重点建设项目的延安——榆林330千伏输变电工程也即将建成投运。它的建成,不仅将结束全区孤立电网的历史,而且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榆林迈上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高压输电新台阶。

20年的发展,榆林供电局走过了不平凡的创业之路。现在,这个局已成为拥有2亿元固定资产,2600多名职工,辖全区12县、市和省外3县、旗供电营业区的大型供电企业

20年的奋斗,榆林电力系统的广大职工在开发大自然能源的同时,也在不断释放自身生命的能源。这种释放,使得他们的事业和人生显得光彩照人、斑斓夺目。

无论是黄土高原的烈日,还是毛乌素沙漠的狂风,经历了险恶环境磨炼、漫长岁月砥砺的榆电人,发扬优良传统,逐步形成独具榆电人特色的企业精神: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文明争先。这16个字凝聚着榆电人所走过的20年风雨之路。

1972年,在重重困难中,榆林地区电业管理局成立。1973年4月,创业者们首次承担了清涧东白线路的施工任务。面对悬崖峭壁、羊肠小道和滚滚洪水,他们硬是人抬肩扛,将200多吨材料送到施工现场。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施工,终于提前完成了这条20千米长的35千伏线路,谱写出榆林电网建设光荣的第一篇章。

1987年,为增大天桥电站对榆林地区的供电量,榆林供电局决定修建两条天桥至府谷的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两条输电线路总长17千米,都得跨越黄河两岸的深山大谷。沿线需架设铁塔50座,最高的40多米,有12吨重。初夏,60多名职工在黄河岸边的山沟间拉开了战场。经过3个月的艰苦奋战,金秋季节,两条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终于在黄河两岸凌空而起。

经过20余年的锻炼淬砺,使榆林供电局拥有了一支吃苦耐劳、顽强拼搏、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1996年11月,神—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拉开帷幕。榆林供电局送变电公司负责承建的6.94千米线路和神木变改造扩建任务。这些项目是从陕西省送变电公司“饭碗”里挖出的一部分,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并赶在陕送完工之前交工,将直接反映职工队伍素质和企业形象,也关系着走向市场的榆林电建队伍是否有竞争能力。广大干部职工以“团结拼搏神店线,为我榆电添光彩”的决心,不分昼夜、忍饥受冻、艰苦施工、确保了工程安全、优质如期完工,树立了榆电新形象。

“七五”期间,榆林全区南北10个县实现了联网,提高了电力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0年全区供电量达到4.35亿千瓦时,5年翻了两番。

进入“八五”,全区电力负荷以高于15%的速度增长,1995年,全区售电量完成了7.148亿千瓦时。

“九五”前两年,榆林电力工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1996年,全区售电量达到8.2亿千瓦时,是1997年建网时的16倍。

一条条输电线路,宛如银色巨龙与大大小小的电站、电厂、企业、农村、城镇相连,构成一首光明畅想曲,给榆林人带来希望和幸福。20年来,榆林电网在创业者的努力下,电力工业有了蓬勃的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安全生产喜结硕果。1981年,全局首次实现安全运行100天。1992年和1993年,全系统分别实现了两个150天以上长周期安全运行纪录。今年,又实现安全运行291天。

农电事业蓬勃发展。1977年,全区12个县中有10个县通电,257个乡镇中仅有53个通电。1996年全区实现了乡乡通电,全区5844个行政村有5309个行政村通电,通电率达到90.8%。300多万老区人民终于圆了渴盼已久的“点灯不用油,磨麦不用牛”的梦。

榆林电网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榆林地区经济振兴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电力事业发展促进了神府煤田的开发。因神府煤田开发而首先获益的神木、府谷两县先后摘掉了40多年来吃国家财政补贴的帽子,跻身于全省富裕县行列。电力促进了天然气的开发。随着陕北气田地质勘探的重大突破,榆林地区已被国家列为先导规模开发的试验区。目前,靖边—西安输气管已开通,靖边—北京的输气管道将于国庆投运。地方上一批化工企业正在形成规模。电力促进了石油的开发,长期封闭寂寞的这片黄土地,由于能源热的吸引,眼下到处都是南来北往的客,四面八方的车。昔日清冷的小山村,如今夜夜灯火遍地明,大店小店都红火。

榆林电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凝聚着榆电人的共同理想、智慧的心血。榆林供电局的历届领导班子更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1996年8月,榆林供电局第八届领导班子组建,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新的领导班子不等不靠,下决心在竞争中求发展。1996年底,广大干部职工顶风雪、冒严寒、争时间、抢速度,圆满完成了神木—店塔110千伏和府谷二变输变电工程,创造了榆林电力建设史上又一个奇迹,树立了“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良好社会形象。为此受到陕西省农电局、陕西省电力投资公司、榆林地委、行署的高度赞扬。府谷县的12户企业专程送来了两块铜匾,以表达他们“新基鼎定,本固枝荣”的感激心情。1996年,榆林供电局售电量突破8亿大关,比上年增长15.5%,销售收入完成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在补亏968万元的基础上,盈利65万元,首创326天的长周期安全运行记录,被陕西省农电局评为“先进单位”,企业出现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榆林电网建网20年,是榆电人改革开放以来阔步走向光明的20年;是榆电人自强不息、拼搏奉献的20年;是榆林电力事业奋然崛起、蓬勃发展的20年。聚万物之能,开百业之源。榆电人将在强劲的高原雄风中再创辉煌。

(原载1997年9月26日《陕西日报》第15237期头版头条,与《陕西日报》记者刘仲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