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代赭汤
【方歌】
不应议下下之差,既下还当竭旧邪,
百合七枚赭弹大,滑须三两效堪夸。
【方源】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组成】 百合(擘)7枚,滑石(碎,绵裹)9克,代赭石(如弹子大)1枚(碎,绵裹)。
【用法】 上药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别以泉水400毫升,煎滑石、代赭石,取200毫升,去滓,与前百合煎汁合和,再煎取300毫升,分温服。
【功用】 养阴利水,和胃降逆。
【主治】 百合病误下后伤阴,小便减少,气逆呕吐者。
【方义方解】 方中百合滋心肺之阴而清虚热;滑石清心肺之热而利湿;代赭石清泻胃中郁热,降逆下行。三药相伍,清养心肺,平降胃气,使热从小便下泄。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以心烦,或痰少,欲呕,或恶心,或四肢沉重,舌质红,苔薄腻,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血虚明显者,加当归、熟地黄以滋补阴血;若虚热明显者,加黄柏、知母以清退虚热;若湿盛者,加茯苓、苍术以利湿燥湿等。
3.现代运用 常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
4.注意事项 瘀血证,痰热证,阳虚证,慎用本方。
【方论精粹】
1.周扬俊《金匮玉函经二注》:“百合安心定胆,益志五脏,为能补阴也;用滑石、代赭佐以救之,滑石开结利窍,代赭除脉中风痹瘀血。”
2.尤怡《金匮要略心典》:“百合病不可下而下之,必伤其里。百合味甘平微苦,色白入肺,治邪气,补虚清热。复以滑石、代赭者,盖欲因下药之势,而抑之使下、导之使出也,在下者引而竭之之意也。”
3.黄树曾《金匮要略释义》:“以百合润肺而养阴,滑石清热而利小便,赭石重镇而降逆气。”
百合
药材档案
别名:白百合、夜合花、卷丹、山丹、中庭、白花百合、蒜脑薯。
药材特征:本品呈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中部厚1.3~4毫米。表面类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白色维管束。顶端稍尖,基部较宽,边缘薄,微波状,略向内弯曲。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血虚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