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汤
【方歌】
奔豚汤中甘芎归,半夏黄芩芍葛根,
生姜甘李根白皮,养肝平冲清热耿。
【方源】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组成】 甘草、川芎、当归、黄芩、白芍各6克,半夏、生葛、生姜、甘李根白皮各12克。
【用法】 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功用】 养肝平冲,清热降气。
【主治】 腹痛,往来寒热,气从少腹上冲胸或至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或情绪不隐,或急躁,舌红,苔薄黄,脉弦或数。
【方义方解】 方中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肝血,敛肝气,柔肝缓急;甘李根白皮清肝热,降逆气,泄奔豚;半夏降逆下气,降浊气上冲;生姜降逆宣散,调理气机而和升降;川芎理血行气;生葛降逆升清;黄芩清热降泄;甘草益气和中。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以腹痛、急躁或易怒、浊气上冲心胸、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数或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咳嗽者,加葶苈子、紫苏子以降逆止咳;气郁者,加青皮、柴胡以理气下气;气冲明显者,加枳壳、桂枝以降气行气。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高血压、冠心病、心脑动脉硬化、脑梗死等,还可辅助治疗肌腱损伤、软组织损伤、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
4.注意事项 阳虚证,寒湿证,慎用本方。
【方论精粹】
1.沈明宗《金匮要略编注》:“此因肝胆风邪相引,肾中积风乘脾,故气上冲胸而腹痛。厥阴受风,相应少阳,则往来寒热,是以芎、归、姜、芍疏养厥阴、少阳气血之正,而驱邪外出;以生葛、李根专解表里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黄芩能清风化之热;半夏以和脾胃而化客痰。俾两经邪散,木不临脾而肾失其势,即奔豚自退。”
2.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君以芍药、甘草奠安中气,臣以生姜、半夏开其结气,当归、川芎入血以和心气,黄芩、生姜、甘李根白皮性大寒,以折其冲逆之气,杂以生葛者,寓将欲降之,以先升之之理。”
3.《金匮要略法释》:“奔豚汤为小柴胡的变方。陈逊斋老师认为,方中生葛,系柴胡之误。葛主汲升,水逆上犯,决不宜升提;李根白皮以治热性奔豚;归、芎、芍以和肝镇痛;黄芩清解肝胆之热;姜、夏和胃降水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