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麻黄汤
【方歌】
射干麻黄款冬花,细辛五味制半夏,
紫菀姜枣同剂煎,温肺化痰平喘咳。
【方源】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组成】 射干、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各9克,麻黄、生姜各12克,五味子3克,大枣7枚。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 痰饮咳喘。
【方义方解】 痰饮咳喘,治宜温肺化饮,止咳平喘。方中麻黄宣肺散寒,射干开结消痰,并为君药;生姜散寒行水,半夏、细辛降逆化饮,涤痰降逆,共为臣药;紫菀、款冬花温润除痰,下气止咳,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均为佐药;大枣益脾养胃,为使药。诸药相配,共奏宣肺散寒、化饮止咳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痰饮郁结,气逆喘咳证,症见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鸣声,或胸膈满闷,或吐痰涎,苔白或腻,脉弦紧或沉紧。
2.加减变化 喘逆甚者,可加紫苏子、葶苈子、白芥子、莱菔子之类;咯痰不畅者,加桔梗、瓜蒌仁;痰多,加南星、竹沥;肾虚者,加菟丝子、狗脊、补骨脂。
3.现代运用 可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小儿支气管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方论精粹】
1.张璐《张氏医通·诸气门》:“上气而作水鸡声,乃是痰碍其气,风寒入肺之一验,故于小青龙方中,除桂心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而加射干、紫菀、款冬、大枣。专以麻黄、细辛发表,射干、五味下气,款冬、紫菀润燥,半夏、生姜开痰,四法萃于一方,分解其邪,大枣运行脾津和药性也。”
2.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此治形寒饮冷伤肺之要方也。喉中水鸡声者,痰气出入而咯也。由肺中冷,阳气不能宣其液,郁于肺而生声,乃复用《本经》主治咳逆上气之品,大泄阴液,宣通肺气。射干、紫菀,以苦泄之也,麻、辛、款、夏、生姜,以辛泄之也,五味子酸以收其正气,大枣甘以缓其下行,则射干、细辛、五味之性,从麻黄外达肺经,内通肺脏,泄肺之苦,遂肺之欲,补肺之正,温肺之阳,俾气道平而肺得阴阳之致,自无咳咯之声矣。”
3.陈修园《时方歌括》:“上气有咳与不咳之分,不咳者只是风邪上逆,咳者内有水气外有风邪也。此言咳而上气,而出一散邪下水之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