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汤

竹叶汤

【方歌】

喘热头痛面正红,一防桔桂草参同,

葛三姜五附枚一,枣十二枚竹把充。

颈项强用大附抵,以大易小不同体,

呕为气逆更宜加,半升半夏七次洗。

【方源】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组成】 竹叶20克,葛根9克,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3克,附子6克,大枣5枚,生姜15克。

【用法】 上十味,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温覆使汗出。

【功用】 温阳益气,疏风解表。

【主治】 发热,恶风寒,汗出,头痛,面色赤,气喘,乏力,舌淡或红,苔薄或黄白相间,脉弱或浮。

【方义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属阳气不足,复感风邪所致。方中人参、附子温阳益气,竹叶、葛根轻清宣泄;桂枝、防风、桔梗疏风解肌;甘草、生姜、大枣甘缓和中,调和营卫。配合同用,既可扶正,又可散邪。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以发热、恶寒、汗出、口淡不渴、舌淡或红、苔薄或黄、脉浮或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血虚者,加阿胶、当归以补血生血;气虚者,加白术、黄芪以健脾益气和中;颈项强硬者,加大附子以温阳通经,散寒解凝,通达筋脉。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产后发热、产后缺乳、慢性盆腔炎等。

4.注意事项 瘀血内伤证慎用本方。

【方论精粹】

1.徐彬《金匮要略论注》:“中风发热头痛,表邪也。然面正赤,此非小可淡红,所谓面若妆朱,乃真阳上浮也。加之以喘,气高不下也。明是产后大虚,元阳不能自固,而又杂以表邪,自宜攻补兼施。故以桂、甘、防、葛、桔梗、姜、枣清其在上之邪;竹叶清其胆腑之热,而以参培元气,返其欲脱之阳。然以竹叶名汤,要本寒标热,胆居中道,清其交接之缘,则标本俱安,竹叶实为之首耳。”

2.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此为产后中风,正虚邪盛者,而出其补正散邪之方也。方中以竹叶为君者,以风为阳邪,不解即变为热,热甚则灼筋而成痉,故于温散药中,先以此而折其热,即杜渐防微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