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

【方歌】

当归生姜羊肉汤,血虚有寒疾病生,

可随疾病细加减,温中补血止痛良。

【方源】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组成】 当归9克,生姜15克,羊肉10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温中补血,祛寒止痛。

【主治】 寒疝腹痛,胁痛里急,或产后少腹痛、痛及腰胁,喜温喜按,舌苔白,脉虚大或沉弦而涩。

【方义方解】 血虚有寒,少腹疼痛。故方用当归、羊肉合生姜,共奏温中补血、祛寒止痛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血虚有寒,少腹疼痛。临床应用以少腹疼痛、喜温喜按、舌苔白、脉虚大或沉弦而涩为其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寒甚,重用生姜或加肉桂、附子;痛剧,加乌药、沉香、川楝子;痛而呕者,加橘皮、白术;气虚,加人参、黄芪等。

3.现代运用 可用于疝气、产后腹痛、闭经、崩漏等病症。

4.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或肝经郁火者不宜。

【方论精粹】

程门雪《书种室歌诀二种》:“当归生姜羊肉汤补虚散寒,治产后血海虚寒腹痛,凡虚寒之痛,必喜温暖、喜按、喜踡卧,此辨证之要点也。当归、生姜温血散寒,羊肉补虚止痛也。孙思邈云:‘羊肉止痛利产妇。’此方三味,配合至妙,补虚用羊肉者,以其厚味补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昔人每谓唐元补法,实误。虚痛固当补,惟选药有考究。若性静止不流动而味腻滞者,则为非宜。后贤治虚痛,多用苁蓉、巴戟等味,谓之通补,即本乎此意耳。生姜不独散寒,且能去秽以道神明,制羊肉腥膻之气。若不用生姜一味,则服之易呕吐也。仲景制方之义精矣。”

当 归

药材档案

别名:云归、西当归、秦归、马尾归、岷当归。

药材特征: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厘米。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直径1.5~4厘米,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厘米,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肠燥便秘,跌仆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