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艾汤
【方歌】
胞阻下血胶艾汤,冲任虚寒是提纲,
阿草芎二艾三两,三归四芍六地黄。
【方源】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组成】 阿胶、川芎、甘草各6克,艾叶、当归各9克,白芍、生地黄各12克。
【用法】 以水5升,清酒3升,合煮取3升,去渣,纳胶令消尽,温服1升,1日3次。不愈更作。
【功用】 养血调经,安胎止漏。
【主治】 妇女冲任虚损,所致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者。
【方义方解】 本方为治崩漏及安胎的要方。方证既以出血为主,自当以止血为当务之急。证属冲任虚损,血虚偏寒,治宜养血止血,调经安胎,达到以“养”为“塞”的目的。方以阿胶、艾叶为君。阿胶甘平,既能滋补阴血,又能止血安胎;艾叶苦辛性温,既有暖胞宫、止崩漏,又具理气血、逐寒湿、止痛安胎的作用;二药为治崩漏、胎漏的要药,合用则调经安胎止血之功益著。当归辛苦而温,能养血滋肝、逐瘀生新;白芍苦酸微寒,能去恶血,生新血、安胎止痛;干地黄甘苦性寒,生血补血;川芎辛温能行气开郁。四药即后世之四物汤,本方既以之助君药补肝肾,益精血,俾精血充盈,则冲任不虚;又用之调气机,行血滞,使营血流行,则疼痛可愈,均为臣药。清酒甘辛性温,通血脉,散寒气,宣行药力;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共为佐使。且阿胶配甘草善于止血;白芍配甘草尤能缓急止痛;艾叶、酒、归、芎之温性,有暖宫祛寒之效,而和血之功尚有“止塞”不留瘀滞之意。综合成方,共奏补血调经、安胎止漏之功。观本方既可和血止血,亦可暖宫调经,又可安胎止痛,对于妇女冲任虚损,崩漏不止,月经过多,半产或流产出血不止,腰酸腹痛者,洵为要剂。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止血安胎,为治妇女崩漏及胎漏的要方。凡月经过多、漏下不止、胎动不安等属血虚偏寒者,皆可运用。临床以腰酸乏力、面色无华、血色淡红质清、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2.加减变化 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胎漏腰痛,去川芎,加杜仲、桑寄生;血热妄行、逆经吐血咯血者,加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知母。
3.现代运用 可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产后恶露不尽、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出血、取环出血、人流后出血以及紫癜、便血等病症。
4.注意事项 凡月经过多,崩中漏下,因血热妄行所致者忌用。
【方论精粹】
汪昂《医方集解》:“此足太阴、厥阴药也。四物以养其血,阿胶以益其阴,艾叶以补其阳,和以甘草,行以酒势,使血能循经养胎,则无漏下之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