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汤

旋覆花汤

【方歌】

肝着之人欲蹈胸,热汤一饮就轻松,

覆花三两葱十四,新降通行少许从。

【方源】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

【组成】 旋覆花9克,葱15克,新绛(茜草)9克。

【用法】 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顿服之。

【功用】 理气通阳,活血散瘀。

【主治】 治肝着,胸闷不舒,甚或胀痛,用手按捺捶击稍舒,喜热饮,妇人半产漏下,脉弦大。

【方义方解】 本方主治肝着之证。肝着因其发病为肝脏气血瘀滞,着而不行所致而得名。其证以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常喜人按揉或足蹈其胸上为特点。本病初起病在气分,进一步发展则病在血分,久则入络,使络脉瘀滞。治用旋覆花汤下气散结,活血通络。方中葱白通胸中之气,旋覆花降胸中之气,二者相伍,一通一降,斡旋气机。新绛为茜草,走入肝经,活血化瘀,为治肝着之要药。后世所采用的“通络法”治疗“久病入络”之证,都是在本方用法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运用】

1.辨证要点 临床以胸胁疼痛、用手推按或捶打疼痛缓解、舌质或紫或暗、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瘀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若经气不通者,加桂枝、川芎以通经行气理血;若胸胁痛者,加柴胡、枳实以行气解郁;大便不畅者,加大黄、当归以活血通便等。

3.现代运用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囊肿、慢性胃炎等。

4.注意事项 气血虚弱证,阴血虚证,慎用本方。

【方论精粹】

1.唐宗海《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盖肝主血,肝着,即是血粘着而不散也。血生于心,而归于肝,由胸前之膜膈,以下入胞室。今着于胸前膜膈中,故欲入蹈其胸以通之也。故用葱白,以通胸中之气,如胸痹而用薤白之例;用旋覆以降胸中之气,如胸满噫气而用旋覆之例也;惟新绛乃茜草所染,用以破血,正是治肝经血着之要药……”

2.曹颖甫《金匮发微》:“肝着之病,胸中气机阻塞,以手按其胸,则稍舒,此肝乘肺之证也。胸中阳气不舒,故未病时常引热以自救。旋覆花汤方,用葱十四茎以通阳而和肝;旋覆花三两以助肺;新绛以通络,而肝着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