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瞿麦丸

瓜蒌瞿麦丸

【方歌】

瓜蒌瞿麦是丸方,茯苓山药炮附子,

炼蜜为丸梧桐大,润燥通淋此方施。

【方源】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瓜蒌瞿麦丸主之。”

【组成】 天花粉60克,茯苓、山药各90克,炮附子15克,瞿麦30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日服3次;无效,渐增至7~8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度。或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用】 润燥化气,利水通淋。

【主治】 下焦阳虚,小便不利,腹中冷,口渴者。

【方义方解】 本方所治小便不利,是因肾阳不足为患。方中附子温肾壮阳,以助膀胱之气化,肾阳充足,膀胱气化有权,小便自然通利;配伍茯苓淡渗利水,山药润燥止渴,使水湿下行,津液上承,则小便利,口渴止;又用天花粉生津润燥,瞿麦以增强通利水道之功,二味性寒,又可监制附子之燥热,以期助阳而不伤阴。五药相配,具有补肾阳、利小便、生津液、止口渴的效果。

【运用】

1.辨证要点 临床以小便不利、口渴,尿黏稠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见气虚,加黄芪、党参;蛋白尿,加鹿衔草、菟丝子;浮肿,加泽泻、赤茯苓、猪苓。

3.现代运用 可用于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尿路结石、前列腺炎等病症。

4.注意事项 凡热毒内盛者忌用。

【方论精粹】

1.尤怡《金匮要略心典》:“此下焦阳弱气冷,而水气不行之证,故以附子益阳气,茯苓、瞿麦行水气,观方后云:‘腹中温为知,可以推矣’。其人苦渴,则是水气偏结于下,而燥火独聚于上。夫上浮之焰,非滋不熄;下积之阴,非暖不消;而寒润辛温,并行不悖,此方为良法也。求变通者,于此三复焉。”

2.吴谦等《医宗金鉴》:“小便不利,水蓄于膀胱也,其人苦渴,水不化生津液也。以薯蓣、花粉之润燥生津,而苦渴自止;以茯苓、瞿麦之渗泄利水,而小便自利;更加炮附宣通阳气,上蒸津液,下行水气。亦肾气丸之变制也。然其人必脉沉无热,始合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