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婢加半夏汤

越婢加半夏汤

【方歌】

风水多兮气亦多,水风相搏浪涛涛,

全凭越婢平风水,加夏半升奠巨波。

【方源】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组成】 麻黄12克,石膏25克,大枣15枚,甘草6克,生姜、半夏各9克。

【用法】 上药六味,以水1.2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 宣肺泄热,止咳平喘。

【主治】 肺胀,咳嗽上气,胸满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

【方义方解】 本证为饮热壅肺,热甚于饮。其证以咳喘为主,且喘重于咳。因热壅饮聚,憋气严重,致使眼球胀突,犹如脱出之状,此实证之咳喘,故其脉必浮大有力。治以越婢加半夏汤清热蠲饮,降肺平喘。方中麻黄宣肺散寒化饮,石膏清泻郁热,生姜散水化饮,半夏醒脾燥湿、降泄浊逆、降肺而通调水道,甘草、大枣既补益中气,又充养肺气,更能燮理清热而不寒凝。

【运用】

1.辨证要点 用于饮热壅肺之咳喘、水肿等证。临床以咳喘、烦躁、两目胀突,或面目浮肿、口渴、舌淡红、苔黄或略腻、脉滑或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黄者,加桑白皮、知母以清热化痰;若胸中烦热者,加黄芩、紫苏子以清泻郁热;若胸满者,加葶苈子、枳壳以降气宽胸;若气滞者,加甘松、柴胡以行气除滞等。

3.现代运用 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气肿等。

4.注意事项 肺阴虚证,肺气虚证,慎用本方。

【方论精粹】

1.徐彬《金匮要略论注》:“咳乃火乘肺,频频上气,是肺之形体不能稍安,故曰此为肺胀。喘者,胀之呼气也,目如脱,胀而气壅不下也,更加脉浮大,则胀实由邪盛,故以越婢清邪,而加半夏以降其逆,则胀自已也。”

2.周扬俊《金匮玉函经二注》:“咳而上气,则其气之有冲而不下可知矣,其咳之相连而不已可知矣。此皆属肺之胀使之也。邪入于肺,则气壅,肺壅则欲不喘不可得,惟喘极,故目如脱,所以状胀与喘之至也。脉浮,邪也;兼大则邪实,而所以贻害于肺,正未有已,故必以辛热发之,亦兼以甘寒佐之,使久合之邪涣然冰释,岂不快乎?然久蓄之饮,何由得泄?故特加半夏于越婢汤中,一定之法也。”

3.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外邪内饮,填塞胸中,为胀,为喘,为咳而上气。越婢汤散邪之力多,而蠲饮之力少,故以半夏辅其未逮。不用小青龙者,以脉浮且大,病属阳热,故利辛寒,不利辛热也。目如脱状者,目睛胀突,如欲脱落之状,壅气使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