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三物汤

厚朴三物汤

【方歌】

厚朴三物是经方,大黄再配枳实良,

行滞通便宽中使,腹胀便秘服之安。

【方源】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组成】 厚朴15克,大黄(后下)9克,枳实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以利为度。

【功用】 行气宽中,行滞通便。

【主治】 腹满胀痛,大便秘结,苔腻而黄,脉沉实。

【方义方解】 方用厚朴、枳实行气除胀,宽中消痞;大黄泄实通便,荡涤胃肠。三药相合,使气滞通畅,实积消除,腑气得以通畅,则诸证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以腹大满不通、疼痛居次、大便不通、舌红、苔黄、脉沉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饮邪内结者,加泽泻、茯苓以渗利水饮;腹痛者,加延胡索、赤芍以凉血活血止痛;气滞者,加槟榔、青皮以行气导滞。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急性和慢性胃炎、肠胃功能紊乱、细菌性痢疾、胃扩张、肠胀气、慢性肠胃炎、肠梗阻等,还可辅助治疗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4.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证,阴虚证,慎用本方。

【方论精粹】

1.周扬俊《金匮玉函经二注》:“此又言痛之实证也。闭者,气已滞也,塞也。经曰:‘通因塞用,此之谓也’。于是以小承气通之,乃易其名为三物汤者,盖小承气君大黄以一倍,三物汤君厚朴以一倍者,知承气之行,行在中下也;三物之行,因其闭在中上也。绎此可启悟于无穷矣。”

2.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以上厚朴七物汤,以其发热,尚有表邪也;今腹痛而不发热,只是大便闭者,为内实气滞之证也。通则不痛,以厚朴三物汤主之。”

3.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此及下条,当从上文作一节。盖腹中寒气之证治,上文已完。此又因上文之证,旁及风寒入腹而化热者,与下卷十六篇吐衄门病人面无血色一条同例。金匮之省笔,多用此法,细读前后三条之文气自见。言下利里虚,固宜大温大补如彼。若雷鸣等症全具,其人痛而便闭者,则又以气不下通,而实热之邪势由上逆,故见种种急切之候也。厚朴降气,枳实泄气,大黄下气,则闭者下通,而诸症自息,岂止痛止云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