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漆汤
【方歌】
五两紫参姜白前,三升泽漆法分煎,
桂芩参草同三两,半夏半升涤饮专。
【方源】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组成】 半夏、紫参(一作紫菀)、白前各10克,泽漆(以东流水2升,煮取800毫升)、生姜、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6克。
【用法】 上药,纳泽漆汁中,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至夜服尽。
【功用】 降逆止咳,祛痰利水。
【主治】 水饮内停,咳而脉沉者。
【方义方解】 方中泽漆清泻肺热,止咳平喘,荡涤痰饮,散结气,开胸气;黄芩清肺热而降泄;紫参清肺热而解毒,去湿邪而断热饮;半夏燥湿醒脾,化饮涤痰,降肺止逆;白前肃降肺气而祛痰,降中有升;生姜宣肺降逆止咳;桂枝入肺而化饮,通阳散结;人参补益肺气;甘草益气和中。
【运用】
1.辨证要点 临床以咳嗽、哮喘、口干欲饮水、心烦、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沉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多色黄者,加胆南星、瓜蒌仁以清肺化痰;若咳喘甚者,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以止咳平喘;若咳血者,加白及、白茅根以凉血止血等。
3.现代运用 急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百日咳等。
4.注意事项 肺寒饮证,慎用本方。
【方论精粹】
吴谦等《医宗金鉴》:“李杲曰:‘欬者,水寒射肺也。脉浮者,停水而又挟风以鼓之也。’麻黄去风散肺逆,与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石膏同用,即前小青龙加石膏,为解表行水之剂也。然土能制水,而地道壅塞,则水亦不行,故用厚朴疏敦阜之土,使脾气健运,而水自下泄矣,杏仁下气去逆,小麦入心经能通火气,以火能生土助脾,而共成决水之功也。”
拳参
药材档案
别名:石蚕、紫参、牡参、刀枪药、红三七、活血莲。
药材特征:本品呈扁长条形或扁圆柱形,弯曲,有的对卷弯曲,两端略尖,或一端渐细,长6~13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紫褐色或紫黑色,粗糙,一面隆起,一面稍平坦或略具凹槽,全体密具粗环纹,有残留须根或根痕。质硬,断面浅棕红色或棕红色,维管束呈黄白色点状,排列成环。气微,味苦、涩。
性味归经:苦、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用于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血热吐衄,痔疮出血,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