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桂枝汤

乌头桂枝汤

【方歌】

腹痛身痛肢不仁,药攻刺灸治非真,

桂枝汤照原方煮,蜜煎乌头合用神。

【方源】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组成】 乌头、桂枝、白芍、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白蜂蜜20克。

【用法】 先用白蜂蜜煎乌头,后入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同煎二次,分服。

【功用】 温中逐寒,解肌散邪。

【主治】 发热,恶寒,汗出,或头痛,寒疝腹痛,手足逆冷或不仁,身疼痛,或呕吐,或不能食,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方义方解】 方中乌头温中逐寒,温达阳气;桂枝散寒通经,解肌,调和营卫;生姜降逆醒脾,和胃散寒;白芍益阴和营;甘草、大枣益气和脾胃;蜜,既能解乌头毒性,又能增强乌头温中缓急止痛。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以寒疝腹痛、身疼痛、发热、恶寒、汗出、舌淡、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腹痛明显者,加乌药、延胡索以温里散寒,行气止痛;头痛明显者,加蔓荆子、白芷以祛风散寒止痛;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陈皮以和胃降逆止呕。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肠胃型感冒、支气管炎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附件炎等。

4.注意事项 太阳伤寒证与脘腹寒积证相兼者慎用本方。

【方论精粹】

1.程林《金匮要略直解》:“寒淫于内,则腹中痛,寒胜于外,则手足逆冷,甚则至于不仁而身疼痛,此内外有寒也。乌头煎,热药也,能散腹中寒痛。桂枝汤,表药也,能解外证身疼痛。二方相合,则能达脏腑而利营卫,和气血而播阴阳。其药势翕翕行于肌肉之间,恍如醉状,如此则外之凝寒以行,得吐则内之冷结将去,故为中病。”

2.徐大椿《医略六书》:“寒邪外束,营血不能统运于经府之间,故身腹疼痛,寒疝厥冷不仁焉。乌头祛风逐冷,治疝除痹;白蜜润燥益虚,缓中止痛;加入桂枝、白芍以调和内外。务使寒邪外解则营气内和,而阳得敷于肢体,何思逆冷不仁,身腹疼痛之不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