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叶汤
【方歌】
柏叶汤为吐血方,马通艾叶与干姜,
中焦虚寒血失统,寓寒于温效力彰。
【方源】 《金匮要略·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组成】 侧柏叶、干姜各9克,艾3克。
【用法】 上药三味,以水500毫升,取马通汁(《备急千金要方》:“取新马屎,绞耳汁,干者水浸绞取汁。”)100毫升,合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功用】 温中止血。
【主治】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之吐血。症见吐血不止,血色清稀黯淡,面色㿠白或萎黄,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无力。
【方义方解】 方中侧柏叶苦涩,微寒,其气清降,能折其上逆之势以收敛止血。干姜辛热,温中止血;艾叶苦辛温,温经止血,二药合用,能振奋阳气以摄血。马通汁能引血下行以止血。全方寒热并用,阴阳互济,相辅相成,而偏于温中,为治疗虚寒性吐血的代表方剂。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虚寒性吐血的专方。以血色黯淡清稀、舌淡、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属溃疡病出血而腹中闷痛者,可加延胡索、乌贼骨以制酸止痛;出血量多,可加三七、阿胶、白及以增强止血之功;气虚者,可加黄芪、人参以益气健脾摄血;方中马通汁,临床多以童便代之,艾叶、侧柏叶、干姜可炒炭入药。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等证属中焦虚寒者。
4.注意事项 血热出血者忌用。
【方论精粹】
1.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此重‘不止’二字,是谓寒凉止血药皆不应矣。吐血本由阳虚不能导血归经,然血止而阴亏,故以柏叶之最养阴者为君,艾叶走经为臣,而以干姜温胃为佐,马通导大便下为使。马通乃马屎绞汁,如干屎以水和之,愚意无马通童便亦得。”
2.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柏叶性轻质清,气香味甘,治上部滞腻之圣药也。血凝于胸肺方吐,开斯行,行斯下注不上越矣;佐以姜艾之辛温,恐遇寒而又碍也,合以马通汁破宿血,养新血。吐衄有专功,是有血热妄行之治也。”
3.尤怡《金匮要略心典》:“仁斋《直指》云:‘血遇热则宣行’,故止血多用凉药,然亦有气虚挟寒,阴阳不相为守,营气虚散,血亦昏行者,此干姜、艾叶之所以用也。而血既上溢,其浮盛之势,又非温药所能御者,故以柏叶抑之使降,马通引之使下,则妄行之血顺而能下,下而能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