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队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班队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班队工作者是班队的中心和灵魂,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其角色内涵是丰富多样的。因此,作为班队工作者,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科学定位,扮演好多重角色。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需要通过培养坚强的班级核心,组织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班级管理不能采用“事无巨细,一概包揽”,或者“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直接管理方式,而应注重精心策划,周密设计,调动和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与班干部一起做好班级工作。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扮演一种班级管理的设计师的角色,把立足点从直接管理转移到设计管理上来。
2.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他们处在一生中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教育和引导。班主任的特殊身份使其容易成为青少年学校生活中的主要依靠对象。因此,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生活、心灵的导师,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引路人,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3.优良班风的培育者
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的风气。优良班风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殊教育作用。它既可以激励先进、扶植正气,也可以带动落后、抑制不良。因此,班主任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培育优良班风,他们自然也就肩负着优良班风培养者的重任。班主任既要通过各种有效教育途径教育和引导学生,又要通过优良的班风建设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4.学生的良师益友
对班主任来说,主要是与学生打交道。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学生的关系。班主任既不能将自己凌驾于班级学生之上,也不能同他们对立起来,而应该将自己置身在班级集体之中,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在师生关系的定位中.班主任应有意识地树立起一种既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诤友的形象。教育家孔子说:“予师之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良师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拥有高尚的人品;既要用渊博、幽默、风趣、理性的素养去征服学生,更要用正直、善良、宽厚的品格去震撼学生。
5.学生的心理医生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同时受到家庭、社会、学校各方压力的影响,从而引起多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抑郁症、精神分裂等。而这些心理问题一般都是深藏在心底,不易察觉。这就要求班主任时时处处做有心人,要善于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姿态、行为、兴趣甚至衣着等外在表现,去透视其内心秘密和个性特征。特别要能及时发现班级中个别学生身上出现的典型,从而摸清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加以疏导。可采用谈心、笔谈、网上交流等方式和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沟通,做值得学生信赖的心理医生。
6.学生言行的楷模
由于班主任是和学生们接触最多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及人生追求等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实质上也是教师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新时期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努力锤炼自己,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师表形象去陶冶学生的心灵,做学生言行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