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队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个优秀班队的打造有其至关重要的时期。班队管理的关键期是小学生刚入学和每学期刚开始的时候。这时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都要靠班队工作者的直接组织和指导,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形成某种行为习惯,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就很难形成某行为习惯。这一阶段班队中如果没有严明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就很容易出现松弛、涣散现象。班队工作者刚接手一个新班,务必在第一个学期内尤其是第一个月内,抓住关键期训练全班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严格的检查、评比、总结,进而形成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也才能把班队工作者从烦琐的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
班队日常管理的内容应反映小学生班队生活的各方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道德常规管理
道德常规管理应具有科学性、计划性、系统性,表现为德育内容的系列化、德育方法的多样化、德育主体的多元化等。通过各科教学、主题班会、小学生一日常规学习、节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引导小学生养成诚信友爱、善良宽厚、热爱劳动、勤俭自律等道德品质。
(二)行为常规管理
1.安全常规管理
包括对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交通行为的管理,课间行为的管理等。
2.交往常规管理
对小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常规教育,约束、规范、指导其行为,促进小学生交往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
3.卫生、健康常规管理
培养良好的集体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对小学生仪容仪表、着装、眼保健操和课间操、体育锻炼、饮食等方面的管理。
【案例4-1】
开学时接任一个新班没几天,阎老师无意中发现不少男生头发很长。过去他遇到这种情况时,常常是当面指出,但效果往往不佳。现在,阎老师琢磨用什么办法劝告他们,帮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终于,阎老师想出了一种合适而又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一天中午,阎老师特意去了理发店,把自己不长的头发又精心地理了一次。
下午上课前,阎老师不露声色地来到班里,召集全班同学开了个五分钟交流会。阎老师首先问:“看谁最先发现班中有哪些新变化?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发现并说出老师理发了,阎老师话锋一转“现在,我很想知道老师理发之后你们的感觉怎样?这样好吗?”于是阎老师听到了一片赞扬声。最后阎老师说:“有位名家说得好:‘真心诚意地赞美别人一句,就能让人多活20分钟!’因此,我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真心诚意地夸奖!”5分钟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阎老师没点任何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姓名。第二天阎老师再去上课时,欣喜地发现那几个男生的长发变短了,有的还剪成了小平头。
(来源: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材料)
4.公物常规管理
包括对教学设施、桌椅门窗、劳动工具、图书等公物的爱护和管理等。
(三)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是班级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包括按时到校到课、课前准备、课堂听讲常规、作业管理、自习课管理、考试常规要求及作弊处罚等。
(四)纪律常规管理
包括考勤和请假制度、路队和升旗仪式的纪律、班会、集会纪律等。
(五)活动常规管理
包括班会校会、志愿服务、全校活动、校外实践活动等的管理。
(六)信息常规管理
包括班史、班级日志、班级大事记、班级总结、班级生活叙事、操行评语、学生案例库、德育故事库等文书资料的保存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