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环境布置

第一节 教室环境布置

我们一般所认同的“文化”基本上都是从两个层面去解释的,即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或组织包括其价值观念、共同理想、风俗习惯等在内的意识形态,以及在其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环境和机构制度。所谓班级文化是指存在于班级内部的一种机制、关系、环境、氛围和精神。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帮助小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小学班队文化建设对于教师管理好一个班级,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生活在班队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组织里,学生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强,他们更喜欢集体生活,更加能严格地遵守班队的各项规章制度,能更自觉地维护班队集体的荣誉,能够为了同一目标而努力,更有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小学班队文化建设相关知识。只有能够建设优秀的班队文化,轻松地驾驭班集体,调动班级中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师,才能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

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先改变他的环境。”班队活动是在一定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中进行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构成了班队文化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的重要阵地,是班队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行培养的重要舞台。一个布置合理、美观的教室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师生的热情;教室的布置同时也是广义班级文化的组成部分,能体现一个班级的个性和特色。所以,班队工作者在管理班级时,需要花心思在教室环境的构建上。对班队工作者来说,如何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如何对教室环境进行合理布置,对于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