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和学校各部门的沟通

二、班主任学校各部门的沟通

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肩负着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班主任还需要与学校各部门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以便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要求、统一行动,形成班主任与学校各部门对班级的教育合力。

(一)班主任与学校领导及其职能部门的沟通

作为学校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学校领导及其职能部门肩负着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调配学校资源、完成学校工作目标的任务。班主任在与学校领导及其职能部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决服从学校领导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安排

班主任是学校的基层工作者,教育与管理学生的任务最终要落到班主任的肩上。作为学校大量工作的具体落实者和最终执行者,班主任必须具备全校一盘棋的意识,坚决服从学校领导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安排。具体而言,班主任需要根据学校整体工作目标做好以下几件事情:第一,抓好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第二,督促教育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第三,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第四,关心学生课余生活;第五,指导少先队、共青团工作;第六,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第七,做好家长工作。在工作中,班主任要积极领会学校领导及其职能部门发布的文件精神,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2.积极寻求学校领导及其职能部门的支持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组织的支持。班主任要达到教育家的水平,更离不开学校组织的支持。班主任向学校组织寻求的支持包括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提供的管理支持。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任期内通过实施职务聘任制、实行“学校工作周报”、制定见习班主任制度、开办“学术月”活动和设立学术委员会等一系列措施,打通了班主任的晋升通道,减少了不必要的“文山会海”,为班长任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在任期间坚持以事定岗、以岗定薪、优劳优酬、兼顾公平原则,实现了良性人事运行管理;在培养新教师方面,清华附小制定了“老带新”制度,实行每周一次“全天候”的蹲班听课制度。窦桂梅校长通过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这充分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大激发了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和内在动力。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李镇西倡导班级自我管理和学生自我教育,“简政放权”,极大地激发了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述例子表明,班主任要创造性地开展班级组织建设工作,必须积极寻求学校层面的支持、特别是制度上的支持。

另一类是共同体提供的专业支持。班主任向学校组织寻求的共同体支持,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坊、青年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及“老带新”师徒共同体。①班主任工作坊。班主任工作坊是集培训与研讨于一体的旨在实现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新型学习共同体。班主任工作坊可以为班主任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有效缓解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为班主任的持续成长提供持久助力。②青年班主任经验交流会。青年班主任交流会是专门为新手班主任搭建的经验交流学习平台,这个平台有利于新手班主任发现并捋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快、更好地成长。③“老带新”师徒制。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熟的教育理念,通过结对帮扶,新教师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教学生活。[7]

(二)班主任与少先队关系的调试

少先队与一般的儿童组织在性质上有所区别:第一,少先队是儿童组织,它的成员年龄介于7~14周岁。第二,少先队是一种具有政治性的儿童群众组织,是儿童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载体。第三,少先队是一种半自主性质的组织,具有独立的自我教育功能。目前,部分小学班主任不能正确处理与少先队的关系,例如对班主任与中队辅导员的身份认识不清、不能有效组织少先队活动等。班主任在指导少先队工作时,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正确认识“教学班”与“少先队”的性质差异

“教学班”与“少先队中队”是两种性质有所不同的组织,其区别如下:第一,教育途径不同。教学班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展开教育,而少先队主要通过自主活动展开教育。第二,影响方式不同。教学班主要通过教师直接施加影响,少先队则重点强调自我教育。第三服从权威不同。教学班服从学校、教师的权威,而少先队则服从少先队组织的权威。

2.正确认识“班主任”与“中队辅导员”的角色差异

“班主任”与“中队辅导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角色,其区别如下:第一,对应的成员角色不同。班主任对应的角色是学生,中队辅导员对应的角色是少先队员。第二,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不同。班主任与学生是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中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更多是一种亲密的伙伴和战友关系。第三,施加教育的方式不同。班主任通过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直接施加影响,中队辅导员则通过队组织对少先队员施加间接影响。[8]

3.积极推进少先队自主管理

少先队自主管理指在少先队辅导员的引导下,少先队的基层组织对少先队制度、阵地和活动进行自主决策、讨论、使用和检查以促进少先队的发展和少先队队员思想意识政治社会化的过程。目前,少先队在自主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在制度管理中缺乏“人”的在场;第二,在少先队阵地管理中存在目标缺失的现象;第三,在自主管理活动中存在方向迷失现象;第四,少先队自主与成人引导存在失调现象。为了加强少先队自主管理,班主任需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建立好自主管理活动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自主管理制度、开放化自主管理阵地,增强少先队活动的自主性。第二,协调少先队自主与成人引导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要做到少先队自主与辅导员引导相统一、家长的期待与少先队的期待相协调。第三,为少先队自主管理提供保障。班主任要采取措施,保障少先队活动的时间、阵地等相对独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