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队规范的概述

一、小学班队规范的概述

(一)班规的含义

我们把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班队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称为班队规范,简称班规。一份完整的班规应涉及学习检查、纪律监督、体育锻炼、劳动卫生等各个方面。一份完整的班规,既有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正面引导,也有对教师的要求。班规是对师生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的班级制度。

(二)班规的意义

1.班规是班队工作管理班级的依据

好的班规是对《小学生守则》和校规校纪的补充或具体化。依照班规实行班级管理,可以使班级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合理的班规是班队工作者管理教育的有力工具。

2.班规可以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研究发现,班队常规面貌优良的班级,学生学业成绩相对比较高。班队常规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极为密切,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班规能够引领班队走上健康、正常的发展轨道。

3.班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价值观不定型,更需要对他们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班规具有特定的教育价值,对小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起导向作用。班队工作者要把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帮助小学生完成初步的社会化。班规是完善学生生活、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4.班规是形成良好班风、培养优秀班集体的保障

在同一所学校,各个班队的规范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班风。班规融入了班队工作者特有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素养、对教育问题的看法等,它们渗透到班队制度建设中,形成不同的班队文化和特色。

5.好的班规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民主精神

正如哈佛大学校长霍里厄克说过的一句话:哈佛大学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班规作为一个理性约定的产物,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健全人格等的载体,可以规避教师由于主观情绪导致管理尺度不一的“人治”现象。班规的实施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民主、法治精神教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