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队活动的类型
(一)班队例会
班队例会是指在小学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的领导下,以班或队为单位,通过会议的形式,对班级中的全体小学生或少先队员进行常规教育的一种活动形式。它的类型一般有:班务会或队务会、民主生活会、周会、晨会(夕会)、十分钟队会等。
1.班务会
班务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班会时间里,由班主任或班级干部主持,通过讨论、处理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班集体建设的班会活动。在班务会中常常要制定班级公约、卫生制度、作业制度等,其特点是常规性、事务性、民主性。
2.队务会
队务会是在少先队辅导员的指导下,由少先队干部定期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参加的例会。队务会的召开,一般来说是按确定主题、做好准备、组织会议、进行小结等步骤展开的。
3.民主生活会
民主生活会是针对学生集体中出现的某些错误或不良倾向而召开的。是通过民主讨论的方式,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帮助全体学生找差距,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与措施,以促使其进步的一种班队例会。
4.周会
周会一般安排在每周固定的时间里,由学校统一部署,班主任负责组织,主要用来处理班级事务,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形式。需要事前有准备,做好记录便于以后检查。周会开展的内容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为学生指出明确的努力方向。低年级的班级周会可以由班主任主持,随着年级升高,可以安排班长或普通班干部主持。
5.晨会(夕会)活动
晨会活动是班级在晨会时间开展的教育活动,又称晨间谈话,是微型班会课。《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明确规定:晨会(夕会)每天进行,一般安排十分钟左右。晨会(夕会)活动的特点是简短、及时、高效。小学的晨会活动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晨会活动;第二种是按照学校规定的晨会活动栏目,班级自行组织的晨会活动;第三种是完全自主安排的班级晨会活动。晨会(夕会)通常是解决前一天出现的问题,安排布置当天的学习、劳动等方面的任务,并对学生学习、生活提出希望。案例6-2中的新颖形式,可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案例6-2】
短短晨会课,如何发挥它最大的教育功能?美味精神早餐,从“故事晨会”开启。根据班级实际,明确每周主题,定时开讲,以故事的方式唤醒与激励。
“草儿”们很喜欢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特别期待周三的到来。从最早的老师开讲,到跃跃欲试抢着上台分享:有的讲《一片树叶的价值》,鼓励伙伴不放弃、不抛弃,不断努力;有的讲《新龟兔赛跑》,启发大家具有创新思雄;有的讲《脏小猪》,唤醒童心,自觉保护环境卫生……一个个故事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成了思想的珍宝、行动的指南。
(来源:谢云.好班是怎样练成的——小学班主任班级建设之道[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6.十分钟队会
十分钟队会通常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按照学校安排,由各中队自行开展队务活动,时间是十分钟。主要由学生自己组织和开展,是一种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形式。十分钟队会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自主性强,内容可以分为自治性队会、自学性队会和自娱性队会三类。少先队辅导员引导学生确定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全体队员参加。
(二)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教育的计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一种途径。其主要形式有: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主题报告会、主题座谈会、心理辅导活动和主题伦理性讲话等。通过这些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感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培养这种意识和能力。
1.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的特点表现为:第一,主题鲜明。通常围绕一个明确的教育主题,中心突出、内容集中,教育的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第二,形式多样。可以围绕活动主题,运用讨论、游戏、竞赛、表演等活泼的形式,富有时代气息和儿童情趣,寓教于乐。案例6-3中就是以时间为主线计划实施的一系列班会活动。
【案例6-3】
班会课交给孩子们,他们的创意无限。先看看孩子们一起设计的一个学期班会计划:
九月主题:“感恩在心”。结合中秋节、教师节、重阳节,通过班会课表达对老师、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对老人的感恩之心。
十月主题:“祖国、祖国我爱你”。结合国庆节,通过班队会,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十一月主题:“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在班上组织一次演讲比赛,请同学们交流自己好的学习方法,邀请爸爸、妈妈来当评委。
十二月主题:“庆元旦迎新年”。在班上进行辞旧迎新特色庆祝活动,和同学们总结收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一年。
根据计划,教师节那天,孩子们专门组织了主题班会:“老师,我想对您说”。每个人对老师说说心里话,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和感恩。国庆节,孩子们又组织了主题班会:“祖国,一本读不完的书”。通过知识竞赛、诗歌朗诵等形式了解祖国,赞美祖国。
主题班会的召开需要考虑几点要求:
(1)根据班级建设的需要安排主题班会内容。
(2)做好班会活动的相关准备工作。
(3)根据主题班会内容确定活动主持人和其他工作人员。
(4)民主、高效地组织活动。
(来源:谢云.好班是怎样练成的——小学班主任班级建设之道[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2.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活动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课堂,它的特点是组织性和自觉性。开展少先队活动时要举行活动仪式。少先队活动主要有:一般性队会、主题队会、系列性主题活动和即兴队会四种形式。一般性队会又称组织管理队会或队务会,是少先队特有的组织事务管理的形式,以中队形式进行,是少先队员在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在中队组织中学习当家做主,学会关心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一般性队会以处理中队队务和进行少先队的常规教育为主要内容,如队前教育、入队、建队、选举队长(队委)、推选参加少先队代表大会的代表、评选优秀少先队、创建优秀中小队、品德评定、民主生活、奖励与处分、离队等。一般性队会对于健全队的组织、培养队员组织责任感和荣誉感,对于加强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都有着重大作用。
主题队会是以中队为单位开展的以教育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主要特点是:主题鲜明,教育内容集中,能使队员在某一方面集中地受到教育。
系列性主题活动是中队或小队依据全国或区域性少先队活动的主题,确定一个自己活动的主题,在一段时间里,运用多种形式,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系列性主题活动的特点分别为:系列性、实践性、自主性。在系列性主题活动中,少先队辅导员一般并不全程参与主题活动,而是放手让队员设计活动,为少先队员们发挥自主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系列性主题活动设计时,少先队辅导员要对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提出建议,关注主题活动的准备过程,并在少先队员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少先队辅导员应随时了解活动进展的情况,并给予指导;活动结束后,应及时组织少先队员对活动进行总结。
即兴式队会是由活动的观摩者、上级领导或科研工作者当场给出主题,由中队队员当场设计,稍做准备后,组织开展的少先队活动。即兴式队会的特点是临时性、测试性、创造性。即兴式队会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活动阶段、总结阶段。
3.主题报告会
主题报告会就是根据不同主题要求,聘请不同的人士做相关的报告。如英模报告会就是一种常见的主题报告会,这种活动形式适合于各个年级的学生。
4.主题座谈会
主题座谈会是指班队工作者和小学生围绕不同主题而开展的座谈会。根据主题需要邀请不同的人士参与座谈,如家长、科任教师等,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5.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辅导活动是为了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环境,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际,形成合理的个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健康人格,为个人进一步健康良好地发展奠定基础而展开的相应活动。
(三)实践性活动
1.班队科技活动
班队科技活动是指以学习科学技术,促使学生发挥潜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为了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班队科技活动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如科技班会、科学知识讲座、科学兴趣小组、科技演示、科技知识竞赛和科技游戏等。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造、小实验、小论文等“五小活动”。
2.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服务活动是指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游览、调查等活动。如到社区养老院进行慰问等服务性活动。
(四)课外活动
1.班队体育活动
班队体育活动是指在学校体育课以外开展的,以发展体能、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技能、训练运动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及激发体育运动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活动。班队体育活动包括球类、田径、体操、游泳、拔河、游戏、棋牌等项目。
2.班队文艺活动
班队文艺活动是班队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简称,是指学校通过健康的文化艺术娱乐活动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以发展学生的美感和健康心理品质的一种教育方式。
3.班队劳动
班队劳动从形式上可以分为生产性劳动、社会公益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适合小学生的班队劳动,主要有社会公益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
4.班队游戏活动
根据游戏活动的教育目的,可以把游戏活动分为智力性游戏活动和体育性游戏活动,还可依据活动载体的不同进行划分。德育教育的内容贯穿在各种类型游戏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