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队管理工作的理念

三、班队管理工作的理念

(一)学生本位的教育

学生本位教育观要求班队工作者要“以生为本”,在班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合理的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帮助和引导学生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班队工作者需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把班队管理工作实实在在放到育人为本的目标上来。班队教育与管理工作要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价值。改变过去将学生视为被管制的客体、“修剪”的个体的观念,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班队管理工作中要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式的教育手段,在学生本位教育观的指导下,教育与管理手段要体现人性化。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尽可能地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学习实际,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优化。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夸美纽斯说:“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在新时期,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它对班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作为影响小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者,在班队管理工作中践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因此,作为小学班队工作者,班主任不仅要应对班级的日常管理事务,还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处理好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利用和创造条件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践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是新时期教育赋予小学班队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践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要求班队工作者在认真领会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认真研读理解我国的教育目的,在深刻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能的基础上,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在实践中深化、升华,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方法,最终内化为班队工作者的工作理念和指导思想,提高班队管理水平。

(三)可持续的发展观

泰戈尔说过:“人是一个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长的力量。”人是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人的“非特定化”意味着人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不是以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为核心,而是要关注师生的可持续发展。班队管理工作中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一方面要求班队工作者正确认识学生,将学生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肯定学生自我发展的愿望,将学生看作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具有生命的生长性;另一方面要求班队工作者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开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强调,“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将教育作为“人的持续协调发展”的条件。所谓人的可持续发展,意指个体的成长与开发需要关注长度、深度与广度的多维发展。长期以来,教育工作中经常忽视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忽略个体蕴藏的智慧与发展潜能。现代教育观要求班主任要将学生看作正在发展的个体,关注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匮乏,身心发育不完善,但是每一位小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并在各个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从教育的角度看,要正确看待小学生的发展,树立儿童发展观,积极引导儿童,使他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当前,许多班主任由于种种原因忽视自身专业发展,固守老旧的教育理念、死板的教育方法、僵化的管理模式,制约班主任班队管理水平的提升。现代教育理念要求班主任要树立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意识,关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参加培训、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研修等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班队管理与教育工作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生命教育观

生命教育,就是对人们直面生与死及其历程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能认清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绽放生命的光彩。

人的生命是特殊存在的,具有特殊的价值。真正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应该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教育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全人”的教育。教育过程中,人不仅有认知,还有情感、态度与信念。生命教育观指导下的班级管理工作,一方面要求班级工作者提升生命意识,培养生命情怀,从而热爱学生、关怀学生和赏识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求班级工作者应该帮助学生认清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自识、自省、自励、自律,将认知、情感、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来,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通过理想教育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最终走向自我发展。不断提升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质量意识,使其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实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