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铁道元勋

(五)铁道元勋

抗日战争胜利后,黄逸峰奉命赴北平,在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三方组成的军调处执行部,担任中共代表团交通处少将处长。黄逸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参加了震惊华北的由美国和国民党军队策划的“安平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揭露了美方“公证人”的真面目,平息了事态,受到了周恩来的表扬。

1947年初,党中央急调黄逸峰赴东北铁路总局任副局长,主管铁路的修复工作。在交通相对发达的东北,铁路是敌我双方争夺的重点。在他的领导下,到1948年,解放区控制并修复通车的铁路里程达到9818千米,占东北通车里程的98%。1948年7月,辽沈战役在即,军用物资调运问题突出。经中央批准,成立了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支铁道兵部队,黄逸峰受命担任铁道纵队的首任司令员兼党委书记。在辽沈战役中,他率部顶着敌机的轰炸,日夜抢修铁道500千米,桥梁总长3500米,为整个战役的胜利提供了交通保证。在被敌人炸瘫的、经铁道纵队指战员抢修好的东北松花江大桥上举行通车典礼,陈云、吕正操、黄逸峰等出席。辽沈战役硝烟未散,黄逸峰奉命率部队抢修沈阳到山海关的铁路,保证解放大军出敌意料地迅速投入平津战役,并取得了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毛泽东任命黄逸峰为上海铁路局局长,又于1950年3月任命他为华东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长兼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