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经天传

雷经天传

王林涛 执笔

编写《雷经天传》,是1979年冬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党史人物会上,广西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接受的任务。1980年间,党史教研组教师庞光耀(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王林涛(党史教研组组长)、林为才、梁士瀛等,做了初步的调查访问工作,搜集了部分资料。王林涛1981年5月底调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工作后,继续进行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在这个基础上,执笔编写了这篇传记的初稿。

雷经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1925年入党后,就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党为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过五卅运动、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曾任广西省委代理书记、右江特委书记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主席,是广西党组织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都曾留下了他的足迹。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为党的司法事业努力工作,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雷经天不愧为党和人民的忠实儿女。他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锻炼出了共产党员应有的崇高品质,无私无畏,赤胆忠心。他虽然先后受到对他进行三次错误的处分,两次被开除党籍,一次被撤职降级。但他始终坚信党,坚信人民,任劳任怨,委曲求全,紧紧地跟随党,踏踏实实干革命,充分展示了这位革命者的崇高精神面貌和宽广的政治胸怀。

(一)

雷经天,原名荣璞,字季崐,号经天,1904年农历五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广西南宁市郊区津头村。他父亲雷昆池曾当过商行学徒和经理,辛亥革命前夕,在民主主义思潮影响下,支持创办新学堂,集资开办崇实种植公司,在南宁第一个带头剪掉辫子,不久,被同盟会委派为南宁支部负责人,在桂南发展同盟会员。

雷经天生长在这样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他曾回忆道:“我年轻,不懂得什么叫政治,但看到我父亲的政治活动,从自己生活上的体会,对现状是不满的。”[1]1910年,他跟着哥哥到南宁新创办的模范小学读书,一直读到1919年中学结业。在校期间,他喜爱读《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优秀小说,从中受到除暴安良、富于反抗精神形象的感染。他还喜爱文体活动,练就了强壮的体魄。

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学联派代表到广西发动群众,雷经天被推选为南宁学生代表,前往梧州参加广西省第一次学代会。回南宁后,年仅15岁的雷经天被选为南宁市学联主席,发动学生响应五四运动的伟大号召。6月的一天,他组织南宁市中小学生3000人,召开大会声援北京学生的正义斗争。他在大会上的发言,博得“大家热烈鼓掌”。[2]年轻的雷经天初露锋芒,即显示了他的革命才干。

雷经天在中学结业后,于1919年9月偕同母亲文英到广州跟随父亲生活。但这时父亲正失业,家庭经济困难,他从此失学4年。在此期间,他经常到省立图书馆翻阅书报,寻找新知识。

1923年暑期,雷经天考取了厦门大学理科。他结识了同学中的共产党员施乃铸,经常到他处看进步书刊,和他接近。次年,厦门大学学生闹学潮,校方横暴地殴辱学生,他便决定作为厦门大学离校学生团的成员去广州,帮助部分同学转学中山大学。这时,广州的革命空气正在高涨,因此,他对革命的认识又提高了一步。后转学去上海大夏大学,经阮啸仙介绍,找到了恽代英,随即在恽代英领导下,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初,经梅电龙、刘稻薪介绍,加入了共青团。同年5月,在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期间,由恽代英、贺昌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五卅”运动爆发后,上海学联改组,雷经天代表大夏大学学生会参加上海学联,随即出席全国学联,又代表学联出席上海工商学联合会。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公开的群众组织,作为上海罢工、罢课、罢市的最高指挥机关。在这群众性的反帝斗争中,雷经天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

“五卅”运动后,雷经天又回大夏大学读书。大夏大学成立时,聘有国家主义派头子曾琦等当教授,他们在“五卅”运动中和国民党右派相勾结,破坏学生的革命行动,进行反共宣传。当时,雷经天担任大夏大学的党团支部书记,他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进步学生与国家主义派和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的斗争,在学校举行的“双十”纪念会上,公开揭露他们的反革命行径和蒙骗学生的阴谋。学校借此说雷经天侮辱师长、诋毁学校,给予记过处分。为此学生们起来强烈反对,要求学校撤销对雷经天的处分。但校方不仅不接受,反而进一步开除了雷经天的学籍,并提前放假,以防止学生为此而闹事。雷经天随即离开大夏大学,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中。

当时,广州革命形势飞快地发展,正急需干部。中央军委即派雷经天到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任秘书,不久,转到政治部当宣传科长。在“中山舰事件”中,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开始暴露。5月7日,广州举行国耻纪念会。蒋介石操纵的孙文主义学会有意分裂群众运动,带领军校学生到没有工农参加的会场上去。雷经天以政治部代表身份及时通过在部队中的党团员,发动群众,自行整队离开,转到有工农参加的群众大会上去。为此,蒋介石恼羞成怒,当晚即下令将雷经天撤职查办。

北伐战争开始,党派雷经天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政治部任宣传科长,随军进发江西,攻占南昌、九江。当第六军会攻南京时,他留守九江。南京攻克后,蒋介石东下到九江,组织一批流氓包围第六军政治部留守处,雷经天调集部队严守,粉碎了敌人的破坏捣乱。

后来,第六军代表林伯渠来电调雷经天到南京,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党派人到南京第六军政治部联络,指示雷经天暂留南京,并设法将第六军拉回江西去。后因第六军代总指挥杨源浚和第十六师师长张振武犹豫动摇,没有决心突围,结果被蒋介石的反革命部队包围堵截,党只好指示第六军中的党员撤离南京。雷经天等化装离开了南京,旋即被派到第三十六军一师任政治部主任。不久,中央军委调雷经天到叶挺领导的第二十四师六十团任党代表,随军去南昌,参加“八一”起义。起义后,跟随部队南下,英勇作战,不幸在战斗中左腕和肺部负重伤。到汀州时,第二十四师扩编为第十一军,雷经天即任第二十四师党代表,他因治伤,随参谋团行动。部队在揭阳汤坑战斗失利时,雷经天同陈赓等受伤同志住在医院,无法找到部队,只好乘船转去香港找组织关系。

雷经天到香港后,党组织送他到澳门治伤。不久,广州起义委员会书记周文雍被捕。党立即决定调雷经天去广州接替他的工作。当时,雷经天的伤势尚未痊愈,但他一到广州,即积极组织工人纠察队,同时设法营救周文雍。他们先要周文雍装成重病,迫使监狱送他到医院治疗,然后乘敌不备,由红色恐怖队从医院里把周文雍营救了出来。当广州起义爆发时,周文雍即指挥工人赤卫队,配合叶剑英的教导团作战。雷经天是广州起义行动委员会的委员,在观音山一线指挥战斗。广州起义失败后,他又转移到香港。

革命虽然一再遭受挫折,但年轻的雷经天在这曲折的革命道路上,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这时,他从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已逐步成长为忠于党的事业的坚强战士、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