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织概况
初成立时毫无经验,纵队里包括军人、技术人员、士兵、干部及工人,对于如何领导,如何组成合理的编制和科学机构,自己毫无经验,主要是接受苏联的经验。
共编为四个支队,相当于部队里的旅,每支队照编七千五百人,当时只有三四千人,每一支队分三个大队,相当于部队里的团,但人数少,只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大队有线路大队和桥梁大队,线路大队以修线路为主,但是也有少数的桥梁中队,桥梁大队专修桥梁,有石工中队、木工中队、铁工中队和技术中队,技术中队掌握高级的技术工作。
中队以下为分队,再下是排和班,编制方面以后曾略有改变。
支队以下,除去线路大队和桥梁大队外,还有给水中队、通信中队、运输中队,包括司机、司炉、站务员等,此外有步兵中队和防空分队、运输中队。
领导机构方面,纵队下面有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材料部、工程部,主要工作在工程部,其他各部都围绕着工程部工作。此外为了自己制造零件工具及修理桥梁工具,掌握了三个工厂,为了管理工厂,设有厂务部,这组织等于一般普通部队的组织加上了工程方面的组织,所以比较庞大而且复杂。这里财政和人事是独立的,待遇除供给制外,还有薪给制,因为除士兵以外,还有技术人员。他们大部是雇佣的,所以保持薪给制,由人事科负责管薪给制人员的任用和工资。同时为了鼓励技术人员加入部队,提高了他们的待遇,比路局高出一倍,因为纵队的工作较苦而且技术人员不愿参加部队工作,不过同时为了照顾路局人员,当时没有完全加到一倍,只加了百分之三十或百分之五十。直到出发以后,除了本人实行供给薪外,同时发一份家庭的薪,使人员安心工作。
去年十二月,沈阳解放后组织扩大了一点,每一支队加了一个大队,现在全部人员两万六千六百二十八人,里面薪给制的两千零四十二人,都是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原来计划应该有三万人,因刚开始建立和改编减员关系,所以远没足数。新编的四个大队,大部都还没开始工作,因为他们大部分是老百姓参军而来,没有技术能力,也没有军事知识,所以需要经过一个时期的整训,现在一小部已开始工作,大部分还没有。
关于组织方面中间曾经略有改变,主要是为了技术人员和部队的结合问题。参谋处队列科和人事科,供给部财务科和独立财务科都有矛盾,于是把人事科并入参谋处,财务科并入供给部。此外原来计划一大队有五个中队,一个中队有三百多人,在苏联是一个伙食单位,但中国和苏联不同,苏联吃面包罐头,而中国要有米、柴、大锅等。东西、伙夫要很多,而且有实际困难,常有吃不饱或饭不热的现象。另外东北村庄小,三百多人住也有问题,干部又少,所以改为一大队三中队,每中队三个连,以连为伙食单位,每连有一政治指导员,以加强政治工作。
现在主要负责人:铁道纵队就是工程局,我任局长,李寿轩任第一副局长兼参谋长,何伟任第二副局长兼政治部主任,武可久任第三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下设各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