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上大附中

(二)任教上大附中

1924年9月,军阀卢永祥、齐燮元开战,波及松江景贤女中,学校被迫延迟开学。年底战事又起,学校只得搬迁上海。初级中学部分学生并入上海大学附中。[8]侯绍裘也于1925年2月22日,受聘任上海大学中学部主任。沈志远应该是在这一时期随侯绍裘入上大附中。

沈志远在上大附中担任职务,《传略》称为“副主任”,据多位上大附中教师回忆,应是事务主任兼任英文教师。[9]事务主任负责“会计、庶务、图书、购置、保管、杂务及一切事务,纯属于大学校务处”,[10]与教务主任、训育主任共同构成学校的主要领导层。沈志远在上大任教期间,与侯绍裘、黄正厂等老师都住校内,常与学生在一起。[11]据黄旭初回忆,“五卅”运动后,“附中主任仍是侯绍裘,但此时他带了张闻天、叶天底等去苏州接办乐益女中,常在苏州,附中校务由副主任沈观澜主持”。[12]他可能是在这一时期升任副主任的。

上海大学原为王理堂创办的“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22年学生发起罢课风潮,驱逐王理堂,改名上海大学,聘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邵力子任正副校长。此后众多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左派来校执教,学生多富革命热情,积极参与政治,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干部。当时,上海大学内共产党与共青团均十分活跃,附中同样如是,老师多为共产党员,学生则多是共青团员。附中教师侯绍裘、萧楚女、钟伯庸、黄正厂、高尔柏等,均为共产党员。

在这样的环境中,年轻的沈志远“又结交了一些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朋友,深受《新青年》《向导》《觉悟》等革命报刊的影响”,[13]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