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沦陷区去工作

到沦陷区去工作

黄逸峰

我们抗战到了十八个月,我不否认,为了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我们丢失了幅员相当广大的土地,可是我们的抗战并未失败,而且正向着最后胜利的前途展开。因为我们只失去了土地与主权,并没有失去人民,只失掉了城市与交通线,并没有失去乡村与山野;因为我们失去的只是形式,不是实质,失去的只是局部,不是全部。正因如此,我们对于那些失去的土地,仍保持着支配的权能,使之产生伟大的力;以摇撼敌人的政权,瓦解敌人的武装,以期进一步与我们的军队配合,作收回失地的准备。可是,怎样来发展我们原有的权能呢?这便是沦陷区的工作问题。

过去,很多青年,都有一种共同的倾向,这种倾向,正是青年热诚与爱国心的最高的表现,就是“到前线去”。是的,在后方太安闲,太不紧张,良心上受责备,精神上苦闷。所以上前线是每个青年最适当献身于国家民族的机会,可是我们除了到前线去,就没有其他献身国家民族的机会吗?不,我觉得到沦陷区去比在前方的工作更重要些!因为沦陷区是前线的前线,是敌人的后方,一个弱的庞大国家、劣势的武装,和一个强的国家、优势的武器交战,历史告诉我们,取得胜利的战略是持久战,而构成持久战胜利的主要因素,便是要在敌人的后方培养我们的力量,瓦解敌人的武装。持久战是我们时间上的胜利,敌人后方的工作,是我们空间上的胜利。我们不能否认,过去,除了少数人曾经注意到这种工作而且获得良好的成绩外(如晋察冀边区等),大家都把这件工作忽略了。就是注意到的,在主观上都犯了一种共同的错误,就是大家心理上总认为到沦陷区的工作就是当游击队去,而且认为沦陷区的工作就只是打游击,好似除了打游击,沦陷区就无工作可言,一般对于游击知识毫无门径,缺乏军事经验的人们,就难怪他们不到沦陷区工作,甚至连到沦陷区的动机都不会发生,这真是一种误解。最近政府为了指导沦陷区的工作还成立了一个战地党政委员会,而以蒋委员长任该委员会的委员长,中央对沦陷区工作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我想,现在正需要大批青年到沦陷区工作,而且必须鼓励大批青年到沦陷区工作,所以我来谈谈沦陷区的工作问题。

首先我们就要明白沦陷区的环境,和敌人的策略,以及我们的工作中心。第一,敌人虽已侵占了我们的土地,并不能收服我们的人民,因为这样,敌人便不得不暂时抛弃对我国人民残暴的行为,而采取优容与欺骗的政策,建立伪政权,维持地方秩序,恢复常态以及收服人心。第二,敌人占领我们的土地愈大,所需要卫戍与防守的兵力愈厚,可是敌人的军队数量是很有限的,他便不得不设法动员我们的人民来编制伪军,以资镇压。第三,敌人劳师远犯,不能于万里外运输给养,不得不求之于本地,因此就不得不希望恢复经济繁荣,一方面补充其战争之损失,一方面以供给其军需,原有工厂商店与农田,都在有条件下恢复起来。第四,敌人为了希图长期久占并稳固其政权起见,当然对于本地教育要采取急进的愚民与麻醉政策,以调练与造就顺民和奴隶的干部。根据最近情形以观,敌人在沦陷区已经分别实际情形先后的实行了。正因如此,我们对于沦陷区的工作就有进一步加强的必要了。尤其是在第二期抗战中,敌人迫切地要巩固已占领的土地,并消化已占领的土地上之人力物力,以准备最后消灭我的歼灭战,所以我们在沦陷区的中心工作应是:

(1)政治斗争——夺取人民,粉碎敌人的伪政权。

(2)军事斗争——夺取士兵,瓦解伪军的组织,煽动日军的叛变。

(3)经济斗争——破坏敌人已恢复的生产机构,断绝敌人的军需的供给,妨碍敌人对资源的开发。

(4)文化斗争——揭破敌人的麻醉与恶毒,激起人民的爱国心,并以实际行动教育人民。

因为敌人要建立伪政权,建立伪军,实行经济榨取,实行文化麻醉,他就不得不欢迎人民回乡,相当地恢复常态秩序,这正给我们以工作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工作的可能性,是具有充分优良条件,可以上述斗争以达到最后胜利目的的。

其次,我们就要讨论到实际工作内容问题:我们已经确定了我们的工作中心,是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的斗争,那么实际工作内容,自应是依据上述四种斗争而布置的:

第一,关于政治斗争方面,主要的是向敌人夺取人民的工作。敌人以语言、种族、战争的仇恨等等关系,自然在主观上没有我们便利,可是敌人因握有武力及伪政权仍占有若干便利,因此我们在这一方面,就应当从宣传与组织人民的工作做起,我们知道,目前沦陷区的人民大概怀有两种心理:第一种是迫切地希望中国军队打胜仗收复失土,这是一种进步的分子;第二种是感到中国暂时没有办法,只要日本人不残暴,暂时做顺民,这是一种无知的失败主义者。我们对于前者须要鼓励他们的自信心,把他们积极的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要他们自己进行斗争,减少他们依赖中国军队的心理;对于后者的工作,是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抗战的前途,我们要把抗战的前途告诉他们,战争的消息传给他们,使他们知道中国并未失败,增加并鼓励他们的勇气。同时这两种人都有一种的要求,就是需要安定秩序与解决民生。因此我们就要使伪政权的秩序不能安定,宣布伪政权的贪污卑鄙与无耻,反抗伪政权的一切命令,拒绝缴纳一切捐与税,指示他们在日本人统治下的悲惨与痛苦,预示他们打胜了日本人将是一个生活优裕自由平等的民主国家。这都是政治斗争中的主要任务,如果看可能的话,我们不妨以民众的力量枪杀伪政权的首领,或者混入伪政权中掀起政权上的叛变,但均以民族利益及民众力量为最高原则。

第二,关于军事斗争方面,我们可以积极的与消极的两方面,这要视我们的主观与客观环境而定。积极的是:(1)组织游击队。(2)武装民族。(3)建立游击队根据地。(4)找敌人打。消极的是:(1)伪军工作,我们要有计划的混入伪军,在伪军中发挥组织与核心的作用,伺机暴动与反正。这须与游击队配合起来。(2)训练精通日语的人,设法与日军接近或通过伪军关系有计划地煽动并组织日兵逃亡或叛变。(3)破坏敌人的军事机关与交通设备。(4)侦查敌人的军事行动。

第三,关于经济斗争方面,我们可以分为几方面:(1)乡村方面,我们要组织人民不纳税,不运粮食进城,不买敌货,不用敌币。(2)城市方面,我们要组织人民不和敌人买卖,拒绝使用敌币。(3)工厂方面,我们要组织工人怠工罢工,进一步与游击队配合实现暴动,拆卸机器,重找安全区开工。

第四,关于文化斗争方面,我们要组织妇女与儿童,反抗读日文,唱救亡歌,拥护国旗,我们应经常运输中国书报在敌区流通,并可秘密发行沦陷区书报、图书。

最后,我们就要讲到工作方式问题,本来这是不能预为确定的,因为这是要视当时环境而转移的,不过我们可以讲一讲一般的原则:

第一,武装的配合。如果我们在附近有游击队根据地,我们的一切,应当和游击队的工作配合起来。

第二,行政的配合,如果那个地方还有中国自己部分的政权,那么,一切斗争的组织与发动,也应当与地方政权配合起来。

第三,利用封建关系。我们为了工作便利,不妨利用封建关系,如关帝会、帮口、兄弟会等封建组织把人民组织起来。

第四,利用原有组织。利用各地原有商会或其他同行同业之组织,进行新的任务。

第五,秘密工作。如客观情形很恶劣,则一切工作,不得不采取秘密方式。

第六,公开领导小的斗争;如反对日兵殴打,反对对日兵行礼,反对强迫买卖等。

此外,我们如果决心去沦陷区工作,至少应有下列的准备:

第一,学习并熟练该地方言。

第二,学习秘密工作之技术与经验。

第三,具有高度警觉性。

第四,熟悉该地情形——过去或现在。

第五,找到该地可以落脚居住或掩蔽自己之朋友家。

第六,与该地或该地附近的军政机构接洽并预定交通方法。

第七,学习简单之武器使用法。

同时,我们知道,沦陷区的工作是最艰苦的,是最需要忍耐的,当然每个青年都了解,不过有一点请大家注意的是;到沦陷区工作,不是做官,没有权力,没有命令,必须具有充分的民主精神,否则一切工作是无法进行的。好!大家到沦陷区去!沦陷区的工作是瓦解敌人的基本战略!

一九三九,一二八,广西大学

(原载《国民公论》193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