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地下秘密交通员

(一)党的地下秘密交通员

李培南出身于江苏邳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早年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0年代初受党的派遣来到上海,先后在中央交通局长江线、北平中央北方代表处,从事着秘密交通联络管理工作。

这是一项异常严谨的工作,在白色恐怖的岁月,他不顾个人安危,艰辛奔波,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交通联络任务,保证了党的指示和文件的传递。

李培南跑的交通线有一条是:从上海出发,先到南京将省委文件交给南京市委;从南京再乘车到徐州,将省委文件交给徐海蚌特委;再将特委文件交蚌埠市委,然后从蚌埠回到上海。沿途共经过5个城市,五上五下,要经过10次检查。所带文件有密写,但更多的是明写,必须千方百计应付敌人,避免暴露。李培南严守纪律,注意保密,工作方法科学灵活,加之他那时年轻力壮,上车下车,住旅馆,跑马路,体力应付得了,避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险情。

一次,他刚回上海,组织上叫他马上送出《红旗》和一批油印文件。他二话没说,就到五洲大药房买了一大盒人丹,内装50小包,他把小包里的人丹、说明书拿出来,把文件叠好放进去,这样“换包”约2/5,即使抽查也不一定能查出。另外,他还买了一份《申报》,把《红旗》夹在里面,拿在手上,又买了4听冠生园糖果。当时上海正在搞“反军阀混战运动周”,敌人检查特别严,进站时检查人员叫他举起手,搜查全身,接着打开藤篮查了4听糖果,而那盒人丹却没注意检查。就这样,安然地进了站。

李培南除管理长江线外,还在市内接待从外地或莫斯科来沪的同志。其中给李培南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张闻天。

那是1931年初,天气寒冷,李培南到旅馆和张闻天接上头,张闻天将真实姓名告诉了他(按规定,接头后必须将真实姓名告知对方,以便转告中央)。当他听到“张闻天”这名字,顿觉很熟悉,在师范念书时,不就读过张闻天的小说《旅途》吗?他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当时,张闻天在那样寒冷的天气,只在长袍外套着一件羽纱长衫,脚穿胶鞋,这装束既冷又不合时令,容易引起特务注意。李培南赶忙给他钱让他买衣服和鞋袜,并把关系从速转给了中央。

为了工作的需要,在上海时李培南曾和赵仲敏住在一起,组成“假夫妻”,以应付居住地的环境。他们在工作中配合得很好,但李培南去瑞金后,就和赵仲敏失去联系。赵仲敏在上海被捕后,牺牲了。李培南一直深深怀念着赵仲敏,以及许许多多默默地把生命奉献在这条无形战线上的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