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
2025年09月26日
(三)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
杨永直长期同高级知识分子打交道,同不同专业、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知识分子打交道。他熟悉知识分子的心,摸得出知识分子跳动着的脉搏。他从不对专家指手划脚。他从1960年初到1964年任上海社科院院长期间,没有整过一个人,没有对一位专家打过棍子。他平心静气,顺其自然。有人说他是“无为而治”,不无道理。“无为而治”,才是大智,也是“大治”。
可他又善于“有为而治”。他善于用制度激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表现在他同社科院领导班子一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62年元旦颁布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工作意见五十五条》,简称《五十五条》。
《五十五条》写道:“鼓励自由探讨,自由发表意见,允许坚持意见、保留意见,允许批评和反批评。”“不用多数压服少数”,“不要把一般的学术上的不同见解以及对政策理解上的偏差,随意引申为政治问题”。《五十五条》主张:“通过自由争论、科学实践、时间考验,逐步达到明辨是非、繁荣与发展学术的目的”。在《五十五条》里,尽管有“左”的影子,可是在当时形势下能认识到这个份上,实在是难能可贵啊!在贯彻《五十五条》时,我们都亲耳听见专家们发自内心的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