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不能无忧
杨永直
文木同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片面无忧论》。其主要论点有二:一曰片面看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二曰若干片面积累起来,就成了一个全面。所以文木同志的结论是:对片面之见不应排斥,而应加以欢迎。我认为对片面之见,排斥固然不必,而欢迎也并不恰当;正确之道,就在于我们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避免片面、力求全面。
片面看问题是不是不可避免的呢?回答应该是这样;又是又不是。所以说是,是因为人们看问题,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容易从片面现象出发,抓住一点,夸大为全面。所以说不是,是说这种情况不是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许多事物,如果我们能够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占有丰富的材料,不羼杂任何错觉,然后下一番研究分析的工夫,我们就完全有可能得到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而这种态度一般说正是我们观察问题、认识事物的唯一正确的方法。那种认为看问题不可能全面,从而主张不害怕片面,强调片面无忧的说法,实际上是抛开这种认识事物的正确途径,而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这是十分有害的。
至于几个片面积累起来,是否就构成一个全面呢?我认为也不能。就以瞎子摸象为例吧,摸着象腿的人说象像一根柱子,摸着象肚子的人说象像一堵墙壁;而摸着象鼻子的人,却说象像一根水管子。如果大家坚持自己片面的观点,无论如何也不能了解象的全貌,所以片面加片面,并不能等于全面,要全面了解象,还必须从象头摸到象尾,并且把这些感觉联系起来,思索一番,才能真正知道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所谓片面,只是事物的外部现象,还不是全部的现象,几个片面加起来也不过是事物外部几种现象的拼凑而已,并不等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各个片面只能表现事物的外部联系。如果人们的认识只停留在一种现象或几种现象上,而不透过现象去了解事物的本质,即事物的内部联系,就不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会把现象当做是事物的全部,那我们的认识就一定不能反映事物的真面目。何况有许多现象还是假象,它掩盖着本质的真象,不加分析,人们就会走入迷途。
片面之见,就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主观之见,欢迎片面之见,岂不就是欢迎主观主义?文木同志认为片面可以无忧,作为读者,我却不能不替作者的观点担忧。
(原载《解放日报》1956年12月20日,署名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