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命案 突发的考试

(一)一桩命案 突发的考试

黄克功案发生前,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粉碎了蒋介石的围剿,为了北上抗战,历尽艰辛走完长征路,1935年底到达陕北,成立了苏维埃中央政府陕北办事处,根据地建设与北上抗日同步进行。蒋介石一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略,坚持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甚至要借用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消灭延安红色政权。由于国民党进行欺骗宣传,国内外对共产党红军、延安红色政权的真面貌缺乏了解。美国人鲍威尔主编的《密勒氏评论报》(英文周报)1936年先后刊载《中日联合反共是十足的罪恶》《中日联合反共同盟在华北达成口头默契》《中国国民党坚决主张在华北增加日本驻军》等标题鲜明的报道。1936年7月,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带着世人急切了解共产党红军、延安政权真实情况的愿望,成功地访问了延安,采访了毛泽东等领袖人物,了解了红军及延安政权的先进性。11月14日起,《密勒氏评论报》连载埃德加·斯诺的《毛泽东访问记》,这一报道震动了中国,并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大批知识分子与青年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寄望共产党,集聚延安。1936年“七七”事变后,全国上下团结抗日呼声一片。1936年末的“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陕北苏区改成陕甘宁边区,红军改成“八路军”,陕甘宁边区建设与发展走上快车道。1937年9月,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3000多人,大挫日寇疯狂进攻气焰。共产党、八路军正成为抗日的重要力量,陕甘宁边区成为集聚抗日志士的摇篮。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震动延安上下的黄克功杀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