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腐蚀性食管胃损伤
【概述】
急性腐蚀性食管胃损伤是吞服强酸、强碱或其他腐蚀剂所引起的急性食管和(或)胃损伤及炎症。小儿多为误服,成人多为企图自杀而吞服。腐蚀剂的种类、浓度和数量与食管炎的轻重密切相关。
【临床分期】
一般来说,急性腐蚀性食管胃损伤分为如下几期。①急性期(第1~3日):液化、坏死、血管内血栓形成及进行性的炎症改变,黏膜充血、水肿。24h内不出现黏膜脱落和坏死;②亚急性期(第5~14日):坏死区黏膜脱落,形成溃疡伴肉芽组织形成,开始出现成纤维细胞、胶原沉积,此时食管壁薄,最易穿孔;③瘢痕形成期(15日至3个月):纤维组织形成,胶原进一步沉积,第3周开始胶原收缩,造成食管狭窄。食管黏膜的再生在吞服腐蚀性碱液后第4周至3个月内完成。严重食管化学损伤的后期并发症是食管狭窄,狭窄多位于食管损伤最严重的部位。食管的生理狭窄处腐蚀物质易滞留,因此也是食管损伤最重的部位。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一般吞服腐蚀剂后出现口腔、咽部、胸骨后及中上腹部疼痛,吞咽时尤为明显。亦可表现为恶心、呕吐,严重者呕吐物可混有血性液体,甚至呕血、呕吐黏膜腐片,或发生食管或胃穿孔。还可出现黑便、高热、昏迷、休克等。此外,可并发咳嗽、气急及呼吸道吸入性肺水肿或感染等。
食管腐蚀伤的突出表现是吞咽困难。早期因食管炎性水肿导致吞咽困难,随炎症水肿逐渐消退,1周左右症状缓解。若食管损伤严重,可形成瘢痕、狭窄,仍表现为吞咽困难,甚至无法进食流汁饮食,出现贫血、消瘦、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症状。
2.辅助检查
(1)剩余腐蚀剂及呕吐物可进行化学分析,以鉴定腐蚀剂的种类。
(2)X线钡餐检查:急性期禁忌。急性期过后行X线钡餐检查有助于了解食管、胃损伤的大致范围,有无狭窄等。
(3)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损伤的程度和部位。
3.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般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不难诊断急性腐蚀性食管胃损伤,但仍应注意是否合并食管的其他病变。特别是对于中老年男性患者需与食管癌进行鉴别。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禁食,予以静脉输液、镇静、止痛、营养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者应积极抗休克。多不主张洗胃,以免穿孔。
2.减轻腐蚀剂继发损害 根据毒物的性质,选择应用相应的解毒剂。
3.并发症处理 并发食管狭窄的可行内镜下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幽门梗阻的可行内镜下扩张治疗。
4.手术治疗 若有上消化道的广泛坏死、穿孔和严重出血,患者的死亡率甚高,常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对于不适合行扩张或支架治疗的食管狭窄、幽门梗阻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后与随访】
轻症患者预后较好,可无并发症。重症患者易出现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出血、气管食管瘘等急性并发症,病死率高。出现食管狭窄的患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显著增高,但其预后好于一般食管癌,此类患者应注意密切随访。
(张玲 邹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