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肝囊肿

三、肝囊肿

【概述】

肝囊肿是指肝内单发或多发的囊性病变,根据其病因可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单纯性肝囊肿、多囊肝病以及Caroli病;后者主要包括肝棘球蚴病、肝囊腺瘤以及创伤性肝囊肿等。

本病多见于40~60岁,女性患者居多。单纯性肝囊肿不伴有肾囊肿,囊肿多为单发(约95%),也可多发。多囊肝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伴有肾脏或其他脏器的多囊症,约50%伴有多囊肾。囊肿多位于肝右前叶,大小从数毫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囊肿增大速度缓慢。囊内液体成分随囊肿类型、大小及有无并发症而改变。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肝囊肿的临床表现与囊肿的大小、数量、部位,是否对邻近器官推移、压迫及有无并发症密切相关。巨大囊肿压迫胃肠道,可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餐后腹胀及恶心、呕吐等。若囊肿压迫胆总管或肝管可致黄疸。若囊内出血、破裂或继发感染,患者可出现腹痛突然加剧、发热及腹膜刺激症状。

2.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肝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确定囊肿的大小、数量及分布部位,并能与寄生虫性囊肿、病灶液化及肝外性囊肿相鉴别。CT及MRI检查可见内部不规则的实质性改变,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

(2)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肝囊肿患者肝功能大多正常,合并黄疸时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等。血清及囊液中肿瘤标志物(CEA、CA19-9等)多正常,有报道当囊肿合并感染或囊内出血时,血清及囊液CA19-9可升高。

3.鉴别诊断 需与肝囊肿的癌变及囊腺癌鉴别。

【治疗原则】

肝囊肿直径<5cm且无临床症状者,可定期随访,无须治疗。当囊肿直径>5cm或出现腹胀、腹痛等压迫症状者多需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指B超或CT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或穿刺引流合并硬化剂注入治疗。对于非手术疗法效果欠佳或已发生并发症者,可开腹或在腹腔镜下行囊肿开窗术。如囊肿位于肝脏边缘或囊肿巨大时,可行囊肿切除术或部分肝切除术。

(宁北芳 谢渭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