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硬化剂治疗
硬化治疗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的有效手段,常用的硬化剂是1%的乙氧硬化醇。硬化注射的目的是使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破坏,局部迅速形成血栓,组织水肿、炎症坏死,最终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达到消失曲张静脉的目的。
【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1.器械准备 主要是胃镜和胃镜下注射针,静脉曲张专用气囊或者透明膜安置于胃镜头端,注气后可起到暂时压迫止血和阻断血流作用,提高硬化治疗的安全性。
2.患者准备 与结扎治疗相同。
3.术后处理 硬化剂注射治疗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恶心、用力屏气、用力排便等。术后禁食时间一般为4h,以后可以冷流质,急诊活动性出血治疗的患者,禁食时间可适当延长。应用制酸药物时,通常主张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首次由于禁食可静脉应用,也可在开放饮食后立即口服应用如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以免胃酸反流侵蚀组织黏合剂注射部位发生出血。对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的患者以及红色征、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较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高危患者,可适当使用特利加压素、奥曲肽或者生长抑素治疗8~12h或者更长。
【手术过程】
操作方法可分为直接注射法、内镜附加气囊注射法及内镜附加透明帽注射法。在急诊检查中发现静脉曲张出血或者在多次治疗后静脉曲张不明显的情况下常采用单纯注射法。选择性内镜下注射硬化剂预防再出血通常采用内镜附加气囊或者透明帽注射法,注射过程中以及注射后压迫止血可减少操作的危险性。
先从贲门附近的曲张静脉开始注射,优先选择血管内注射,注射量每点2~10ml,可以视血管内注射情况。如果注射到血管旁或者选择血管旁注射,一般2~4 ml。注射同一平面注射过多点或者同一点注射过多量硬化剂可能导致狭窄发生,尤其血管旁注射。每次注射乙氧硬化醇的总量不能超过30ml,注射结束后可将内镜伸入贲门口,气囊内注气压迫贲门口3~5min(根据注射过程中出血情况决定),减少注射针眼部位的出血以及乙氧硬化醇在食管静脉内的凝固。透明帽边缘压迫也是很好的选择,可以直接观察出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