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经黏膜下随道肿瘤切除术
近年来,除POEM外,另一种NOTES手术即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取得了长足发展。STER技术最早起源于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徐美东教授等受隧道内镜(tunnel endoscopy,TE)精神启发,开发了STER技术,并于2012年于国际上首先报道。STER技术主要被用于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治疗,对固有肌层来源者,尤其具有优势。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适用于食管、胃底、胃体和胃窦直径<5cm的固有肌层来源肿瘤。因为黏膜下隧道空间有限,瘤体大>3cm、形状不规则、困难位置(如胃底)者应交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否则切除不完整,并发症发生率将增高。
2.禁忌证 同POEM手术。
【术前准备】
1.器械准备 同POEM手术。
2.术前检查
(1)EUS:以明确肿瘤来源及生长方式,测量瘤体大小,初步判断肿瘤良、恶性,评估是否可经STER技术切除。部分尚需行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肿瘤良、恶性。
(2)影像学检查(CT或MRI):辅助判断肿瘤大小、来源、生长方式,以及是否有局部侵袭或远处转移。
【手术过程】
STER隧道的建立与POEM相似,STER是通过在病变部位的口侧端3~5cm处切开黏膜,在黏膜下层进行剥离,建立黏膜下隧道,并逐步剥离达到肿瘤部位,充分暴露肿瘤后,直视下将肿瘤完整切除,然后经由隧道取出肿瘤,最后关闭隧道入口黏膜。STER治疗食管胃固有肌层肿瘤的创新性如下。
(1)在国际上首创应用隧道内镜技术,直视下进行固有肌层肿瘤的切除,这样既能完整切除肿瘤,又可避免因损伤周围的组织和脏器而导致严重并发症。
(2)STER术选择在瘤体上方3~5cm处切开黏膜,建立黏膜下隧道,使肿瘤切除部位黏膜层保持完整,而在非肿瘤切除部位的隧道入口关闭创面,既能保证术后缝合黏膜切口可以完全恢复消化道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术后消化道瘘和胸腹腔的继发感染,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手术的时间。
(3)STER术既不同于传统内镜下食管胃腔内的治疗,也不同于经自然腔道的食管胃腔外的内镜治疗,而是巧妙地利用消化道黏膜和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间建立隧道进行操作。
【并发症与随访】
STER相关并发症与POEM相似,随访要求与传统内镜治疗技术相同。
(周平红 徐美东 李全林 徐晓玥 张晓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