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二、慢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导致胰腺组织和(或)胰腺功能不可逆的损害。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为胰腺实质的钙化、纤维化、胰管结石、狭窄和梗阻,也可并发胰腺假性囊肿。CP治疗有内科治疗、外科治疗。20世纪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ERCP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的广泛开展,为CP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内镜治疗具有微创性、恢复时间短、疗效确切、可根据病情反复操作且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因此内镜治疗逐渐成为治疗CP的有效手段。

慢性胰腺炎可根据患者病史,结合临床症状及相关辅助检查做出诊断。慢性胰腺炎患者均有急性胰腺炎病史。其症状多而缺乏特异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

2.禁忌证 有上消化道狭窄、梗阻,估计内镜不可能抵达十二指肠降段者,凝血机制明显障碍有出血倾向者,全身情况衰竭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其他内镜禁忌证。

【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1.器械准备 ①内镜:常采用侧视式十二指肠镜;②切开刀:备用根据不同用途设计的有不同长度导丝和前端不同长度导管的切开刀;③各类导丝及造影导管;④造影剂:常用60%泛影葡胺、三代显等;⑤取石器;⑥胰管扩张探条及胰管扩张气囊;⑦胰管支架及推送导管。

2.患者准备 ①检查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心电图、胸片等,老年患者需行肺功能或血气分析检查;②阻塞性黄疸患者须常规用维生素K13~5日;③术前禁食6h以上;④术前用药,宜用安定、度冷丁、解痉灵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3.术后处理 ①卧床休息1~2日;②术后禁食,术后3h、24h血淀粉酶正常后恢复饮食;③术后3h、24h抽血查血淀粉酶及血常规,有升高者继续复查,直至恢复正常,并按急性胰腺炎处理;④抑酸、补液治疗;⑤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⑥注意观察有无发热、黄疸、腹痛等;⑦胰管支架置入者2~3个月取出支架或更换支架。

【手术过程】

插入电子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降部,寻找乳头及开口。经乳头开口置入胰管后,常规行ERCP造影,以了解胰管狭窄情况(狭窄部位、长度)及胰管结石情况(结石大小、数目、是否合并胰管狭窄等)。胰管结石取出者须行选择性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经主乳头插管造影后确定狭窄部位及长度。置入导丝,越过狭窄段,顺导丝行狭窄处扩张,确定置入支架长度及外径大小。根据狭窄严重程度、部位及近端胰管扩张情况,选择胰管支架;对胰头部狭窄伴胰管扩张者,宜先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再置入支架。在X线下及内镜直视下将胰管支架置入。确认支架在胰管及十二指肠乳头部位合适后,退出导丝及支架推送器,退出内镜,摄腹部平片进一步确定支架部位。采用取石篮或气囊导管取出结石,如结石无法取出可考虑体外震波碎石或置入胰管支架。

【并发症及处理】

主要并发症为急性胰腺炎:术后禁食,术后3h、24h抽血查血淀粉酶及血常规,有升高者继续复查,直至恢复正常,并按急性胰腺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