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是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基础。构建创业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并将其纳入到高校教学评价之中,是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首先,创新创业教育评价需要考虑高校、企业、政府组织等主体的贡献。高校、企业、政府都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主体,三方通过合作互动、资源共享、知识流动,形成相互交叉影响,螺旋上升的混合创新创业组织,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新模式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7]。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要充分与社会结合。一方面评价的内容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基于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另一方面,评价过程形成社会评价机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或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检测与评价,从就业结构(主观)、社会满意度(主观)等多角度开展评价。最后,创新创业教育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8]。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标准不仅包括试卷、竞赛奖项、计划书、创业公司等,还应包括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后,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为社会增加了财富,或者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和压力(增加就业)[9]。
参考文献
[1]姜耀东.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改革的突破口[N].人民政协报,2013.1(2).
[2]王楠,吕杰,段玉玺,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农林院校教学建设评价示范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6(06):15-19.
[3]王俊.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4):99-103.
[4]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课题组.创新创业教育多少瓶颈待突破[N].光明日报,2016.2.4(5).
[5]董旖旎,徐阳.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发展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02):42-46.
[6]孙畅.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1):247-251.
[7]黄利梅.高校创业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6):25-29.
[8]李静.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建构与路径选择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3(06):210-211.
[9]钱辉,林伟连,许为民.试论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2(11):32-34.
【注释】
[1]翟庆华,博士,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电子邮箱:qhzhai@re.ecnu.edu.cn。
[2]苏靖,博士,特聘研究员,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电子邮箱:sophie-tongji@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