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开发与创业型企业
创业型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意义重大但挑战艰巨。研究发现,从技术推动创新方面,成功的新产品开发,能够帮助技术创业企业构筑模仿壁垒和提高转换成本,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建立新的技术标准[5];从市场拉动创新方面,能够帮助技术创业企业克服先天劣势,获得市场先动优势,把握机会以创造价值,减弱资源依赖性并快速实现成长[6];从设计驱动创新方面,有助于新企业获取顾客价值,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成为产业主导设计[7]。
虽然新产品开发有助于降低创业失败率[8],但是其对成熟型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挑战,对创业型企业更是如此[4]。从企业资源观来看,创业型企业的产品开发面临资源短缺的困境。基于延展资源基础观,为了缓解产品开发的资源瓶颈,徐凤增等(2008)探讨了构建产品开发平台,与合作伙伴建立产品开发联盟,培育企业的政治网络等途径,有助于创业型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提高产品开发成功率[9]。基于资源基础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的双重视角,秦剑(2011)考察了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对创业型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正向驱动机制,发现创业型企业在新兴市场上推出突破性新产品时,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具有替代效应,而在成熟市场上推出渐进性新产品时,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则具有互补效应[10]。从企业环境角度,创业型企业处于不确定性、混乱、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环境中。前人发现了新产品开发中即兴性(即,计划和实施同步进行)和团队反学习(unlearning,即团队信仰和项目日常的变化)的重要作用[11]。刘景江等(2011)基于国内152家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创业背景下,科技企业追求创新、超前行动和竞争侵占的创业导向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12]。
面向新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的探讨,一种思路是通识型创新方法与创业精神的素质培养,另一种思路将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领域或者跨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新产品开发的教学,与设计、工程和管理多个学科相关,以此为切入点,有助于探讨创新创业教育框架与专业培养的衔接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