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有效支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仅有一个本科专业,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专业以坚持传统材料高新化、大力发展新材料之“两轮驱动”为学科发展特色,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市场定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以及工程专业认证及材料类专业补充标准要求,形成了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涵盖理论教学环节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及专业相关类、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人文科学类课程。
课程体系设置特点如下:
(1)强调数学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的重要性,确保学生能够应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强化工程基础类和材料专业类课程的教学,通过工程基础类课程的传授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一般技能,通过材料专业基础类课程教学奠定学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基础,通过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等专业方向的分方向教学培养学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能力;
(3)通过实验、材料工艺及工程设计、实习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认知理论教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并得到锻炼,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4)通过人文与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在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时拥有所需的理想信念、语言、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基本知识,服务于社会。
学院注重系统规划支撑学科竞赛的相关课程,有效保障学生参与各类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对各类课外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表1)。
表1 支撑创新创业的专业课程

(续表)

学院鼓励学生通过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认定创新学分,创新学分认定实现了创新活动在本科生中的100%全覆盖,其中学生年总参与学科竞赛人次50%左右(每届110名左右本科生),学生参与比率如表2。
表2 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以及参与度

2014—2015学年度,我院共有43人次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得17项奖励,其中国家级以上获奖项目7项,省(市)级获奖项目4项,校级获奖项目6项。
2015—2016学年度,我院共有31人次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得16项奖励,其中国家级以上获奖项目6项,省(市)级获奖项目3项,校级获奖项目7项。
2016—2017学年度,我院共有30人次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得14项奖励,其中国家级以上获奖项目4项,省(市)级获奖项目2项,校级获奖项目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