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2025年11月13日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随着高校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很多高校不断调整培养模式,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在丰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式方法及开创培养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新局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譬如袁伟菊[1]提出,需要通过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有序参与,并最终实现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杨友文等[2]提出,社会实践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能力和兴趣选择课程,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王左丹[3]认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从项目化、社会化、基地化、课程化4个方面着手推动。龙妮娜等[4]指出,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外,每个学校都应像制订课堂教学计划一样,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把社会实践纳入规范化的运作渠道,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徐树建等[5]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以自学指导、课外训练、实习实训为主要内容,以课外作业为基本形式的“三位一体”式课外学习体系建设,强化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的学习训练。丁晓华等[6]结合当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行动力度较差,基本上由院、系两级的社会实践小分队组成,队伍规模小及数量少,在行动上不能很好地服务体现社会实践的价值的现状,提出必须加大投入力度,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同时,对于这些指导教师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努力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纳入第一课堂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