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 我国建筑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

1.4.1.2 我国建筑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工作,与整个社会的招标投标工作一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相对规范,从起步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1.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起步与议标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实行政企分开政策,引进市场机制,工程招标投标开始进入我国建筑行业。到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全国各地陆续成立招标管理机构。但当时的招标方式基本以议标为主,在纳入的招标管理项目当中约90%是采用议标方式发包的,工程交易活动比较分散,没有固定场所。这种招标方式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招标投标的宗旨,不能充分体现竞争机制。因此,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很大程度上还流于形式,招标的公正性得不到有效监督,不能充分体现竞争机制。

2.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规范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我国招标投标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到中后期,全国各地普遍加强对招标投标的管理和规范工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规章,招标方式已经从以议标为主转变到以邀请招标为主,招标投标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的招标投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为完善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 年,原建设部第23号令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部分省、市、自治区颁布并实施《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条例》等的细则。1995 年起,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建立建筑工程交易中心,把管理和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以招标投标为龙头,相关职能部门相互作用的具有“一站式”管理和“一条龙”服务特点的建筑市场监督管理新模式。同时,工程招标投标专职管理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全国已初步形成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网络,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为招标投标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开辟了新的道路。工程交易活动已由无形转为有形,由隐蔽转为公开。招标工作的信息化、公开化和招标程序的规范化,对遏制工程建设领域的违法行为,为在全国推行公开招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3.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不断完善阶段

随着建筑工程交易中心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全国各地开始推行建筑工程项目的公开招标。在200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以后,招标投标活动步入法制化轨道,全社会依法招标意识显著增强,招标采购制度逐渐深入人心,配套法规逐步完备,招标投标活动的主要方面和重点环节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标志着我国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使我国的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断完善和细化,招标程序不断规范,必须招标和必须公开招标范围得到了明确,招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工程招标已从单一的土建安装延伸到道桥、装潢、建筑设备和工程监理等。根据我国投资主体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已明确规定我国的招标方式不再包括议标方式。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