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1 综合评分法

6.3.2.1 综合评分法

综合评分法是目前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评标方法,在部分建筑工程招标及几乎大部分建筑设备招标中大量使用。这种评标方法,对招标人来说,体现的是采购人的意图,使其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或服务,运用起来灵活性较强;对投标人来说,能够体现公司的综合实力或对投标项目的资源提供能力。这种评标方法实际上将各种评标项目的分数累加,有这项就可以得分,这项的资料就得高分。投标人只要尽量提供有用的资源,尽可能满足招标文件,就会大大地增加中标的概率。例如,对于注重售后服务的工程或建筑设备来说,售后服务的权重就会比较大,对这样的投标,实际上只要加大售后服务承诺的力度,超过招标文件的要求,那么售后服务这块就优于招标文件了,就可以得到最高分。还有一些招标项目,交货期比较长,投标人只要组织得当,完全可以做到比招标文件规定的日期提前四五天,但是哪怕只提前1 天,其商务条件就优于招标文件。再如,在商务评审中,只要提供项目业绩复印件,就可以得分。在有些评标方法中,还需要提供验收报告或业主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这样的调查实际上很容易进行,就看投标人是否重视了。

在综合评分法中,投标策略运用得当使高价投标战胜低价投标成为可能。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招标人或采购人的倾向。对于注重产品质量的招标人或采购人来说,只要产品价格在其采购预算内,哪怕很高,也有可能中标,因为在评分方法中会相应提高质量、品质的权重,而放低价格的权重。同理,如果注重价格,在评分标准中质量和价格所占的权重就会发生逆转,低报价中标的可能性就会较大。因此,在招标人或采购人注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某个证书或许抵得上10 万元的投标报价。这是因为提供了某个证书,技术分可以提高几分或几个百分点,相当于报价也可以提高几个百分点。如果该招标项目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规模,则某个证书抵得上10 万元的投标报价完全有可能。另一方面,在价格权重不大的综合评分法中,使用低价就未必明智,因为价格所占的权重小,除非大幅度降价,否则小幅降价意义不大,对总分的影响其微,而低价则会影响某些评委对自己的印象,很多评委在技术评审时就给高报价打高分,给低报价打低分,这样高报价反而有可能中标。

在笔者所参与的评标中,使用综合评分法评审招标项目时,通过运用投标策略而中标的比比皆是。在技术、报价等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或基本接近的情况下,某个投标人因为提供了某个证书而中标的情况非常常见。例如,某项目招标,某公司提供了从业人员的社保证明,使商务胜出,从而综合得分最高。也有因为企业通过ISO9000、ISO14000 认证等加分而中标的。还有的因提供了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而中标,实际上财务未审计的投标人的财务指标可能比审计的投标人的财务指标更好,但是招标文件明确规定,不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就是得0 分,评审专家只能按招标文件打分。还有的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只因提供了项目经理的资质而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