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黄疸怎么办?
2025年11月01日
40 发现黄疸怎么办?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症状或体征。临床上表现为眼睛的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其中巩膜的黄染常最早出现而被首先察觉。
黄疸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以引发溶血性黄疸。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病、蛇毒、毒蕈、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引起的溶血。溶血性黄疸常呈浅柠檬绿色,不伴皮肤瘙痒;急性溶血常伴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2)肝细胞性黄疸:由各种致肝细胞严重损害的疾病引起。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肝细胞性黄疸皮肤黏膜呈浅黄至深黄色,常伴有皮肤瘙痒、疲乏、食欲缺乏等症状。
(3)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淤积可分为肝内性和肝外性。
①肝内性胆汁淤积:见于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②肝外性胆汁淤积:可由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肿瘤及蛔虫等阻塞引起。
胆汁淤积性黄疸皮肤呈暗黄色,完全阻塞者颜色更深,呈黄绿色伴有皮肤瘙痒、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色。
引起黄疸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的疾病也很多。这其中,因恶性肿瘤(如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引起的胆汁淤积性黄疸,在体检当中被称为高危征象,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种疾病。
发现黄疸后,需结合其他各种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如血清胆红素、肝功能、超声、X线腹部平片及胆道造影、上腹部CT扫描、磁共振、胆管成像,以及肝穿刺活检、腹腔镜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