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的常用术语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

229 超声诊断的常用术语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

(1)二维超声(B超)

①回声强度:通常分为强(高)、较强、中等、较弱、弱(低)及无回声。正常人体软组织与骨骼交界处可产生强回声,其次为纤维组织;肝、胰、脾、子宫为中等回声;肾锥体、淋巴结、神经组织等为弱回声;血液、尿液、正常胆汁和脑脊液等均无回声。门静脉无回声区在餐后可出现细小弱回声。

②回声形态:常用点状(细小圆点)、斑片状(强度较一般的点状回声相对集中的区域)、团状(强度基本一致的回声点密集成团状)、线、条状(相似的回声排列成细线状或较粗的条)。

③回声分布:分为均匀分布与不均匀分布。正常脏器内部结构的回声分布均匀,有一定的规律性;强弱回声掺杂出现为回声分布不均,如肿瘤可为弱回声,也可为强回声或中等回声,或强弱不均。

④回声粗细:回声粗细与脏器的组织结构有关,结构均匀的组织回声细而强度均匀,如甲状腺、子宫、肝、脾、胰等;结构不均匀的组织回声强弱不能,如乳房、肝硬化的肝实质回声等。

⑤内部结构:灰阶超声可显示脏器内部的结构,如肝内的门静脉、肝静脉,胰腺内导管,肾内的肾盂、肾盏、肾皮质、肾锥体病变时,内部结构可能狭窄、扩张、变形等。

(2)M超声

①曲线形态:正常瓣膜开放、关闭及室壁运动可出现随心动周期规律性变化的曲线。正常二尖瓣前后瓣曲线呈双峰镜像,狭窄时呈同向“城墙样”改变,肺动脉高压时收缩期呈W形或V形等;主动脉硬化时前壁运动曲线呈“弓背样”改变等。

②运动幅度及速度:瓣膜开放及关闭幅度、速度、加速度,如二尖瓣EC(即二尖瓣前叶开放幅度),AC幅度、EF斜率(即二尖瓣前叶舒张早期下降速度)等;室壁及大血管的搏动幅度、方向、时相,有无波动幅度减小、增大,无运动或反向运动,室壁运动收缩期延迟等。

(3)超声多普勒

多普勒频谱显示:

①血流方向:基线上为正向表示向探头血流;基线下为负向表示逆探头血流。

②血流时间:横坐标线表示时间,与心电图同步记录,区分收缩期与舒张期等时相。

③频移幅值:纵坐标的振幅表示频移值(可换算成血流速度)。

④血流性质:层流频谱显示频带窄,回声点密集、频谱包络较为光滑,血流频谱和基线之间呈现空窗型;湍流频谱频带增宽、回声点疏散、频谱包络毛糙,血流频谱和基线之间无空窗呈填充型。

⑤血流加速度和减速度:频谱上升支为加速度,下降支为减速度。

⑥频谱灰度:表示某一瞬时取样容积中同一速度的红细胞数量,数量越多,频谱越亮。

⑦频谱宽度:表示血流速度的分布,层流速度分布范围小,频带窄;湍流则速度分布范围大,频带宽。

彩色多普勒血流:

①血流方向:红色为迎着探头的血流,蓝色为背离探头的血流。

②血流速度增强显示:不同亮度级代表血流平均速度的快慢。

③血流性质:层流显示纯色,湍流显示红、黄、蓝、绿、青五彩交织称五彩镶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