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怎样诊断、什么是“乙肝5项”或“两对半儿”?

173 乙型肝炎怎样诊断、什么是“乙肝5项”或“两对半儿”?

乙型肝炎的诊断,常用的5种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检测,俗称“乙肝5项”或“乙肝两对半儿”。分别为以下5种。

(1)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HBsAg 阳性,提示肝内有乙型肝炎病毒存在,并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见于乙型肝炎病人及乙型肝炎的无症状携带者。

(2)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测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抗-HBs阳性一般表示机体对HBV具有一定免疫力,可见于既往感染获得性免疫状态、注射乙肝疫苗或抗-HBs免疫球蛋白者。

(3)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检测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HBeAg是核心颗粒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HBeAg阳性表示HBV复制活跃,血中有较多的HBV,传染性较强。HBeAg持续阳性,乙型肝炎多处于活动期,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4)血清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检测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是机体针对HBeAg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常继HBeAg的消失而产生。抗-HBe阳性一般表示多数HBV被消除、HBV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弱。抗病毒药物治疗后HBeAg消失而出现抗-HBe(血清学转换)者常表示病情稳定,是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标志之一。但在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中,抗-HBe阳性率也随病情的进展而升高,如慢性乙型肝炎时抗-HBe阳性率48%,乙型肝炎肝硬化时达68.3%,乙型肝炎肝癌时达80%。

(5)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检测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抗-HBc是一种非保护性抗体。其检出率比HBsAg更敏感,可作为HBsAg阴性的HPV感染的敏感指标。其阳性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癌、HBsAg携带者和HPV既往感染者。

另外,近些年来,除以上5种乙型肝炎检测方法以外,还增加了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检测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检测,但一般在体检中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