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FP)是什么?
2025年11月01日
178 甲胎蛋白(AFP)是什么?
AFP是在胎儿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出生后,AFP的合成很快受到抑制。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组织发生恶性病变时,有关基因重新被激活,使原来已丧失合成AFP能力的细胞又重新开始合成,以致血中AFP含量明显升高。因此,血中AFP浓度检测对诊断肝细胞癌和滋养细胞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正常参考值:<25μg/L。
临床意义如下。
(1)原发性肝癌:有75%~80%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增高,常超过300μg/L,且呈持续性增高。如进行有效治疗时AFP下降,下降程度与疗效程度成正比。因此,AFP检测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疗效观察及随访的重要指标。
(2)生殖腺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3)活动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AFP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多在200μg/L以下。其升高常与ALT相平行,ALT恢复正常后AFP也随之下降。
(4)消化系统其他肿瘤:个别胃癌或胰腺癌时,血中AFP含量也可升高。
(5)妊娠3~4个月,孕妇AFP开始升高;7~8个月达高峰(多低于300μg/L),以后下降。